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广东 九年级 期末 2023-02-26 59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构成的奥秘、物化综合试题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1. 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灯泡发光B.光合作用C.胆矾研碎D.石蜡熔化
2023-02-25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2.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可以区别空气和氧气
B.英国化学家道尔顿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C.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氧气
D.硫在空气中剧烈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023-02-25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名校
解题方法
4. 下列标志与安全无关的是
A.B.
C.D.
2023-02-25更新 | 192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5. 碘元素被称为“智力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下图为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碘原子核内有53个质子B.碘离子(I-)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
C.碘原子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D.碘原子核内质子的总质量等于核外电子的总质量
2023-02-25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6. 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I可加入明矾除去可溶性杂质B.试剂M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III属于化学变化D.净化后的水仍为混合物
2023-02-25更新 | 345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7.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公共场所尤其要注意消毒杀菌。戊二醛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消毒剂,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有关成二醛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宏观上看:戊二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从质量上看:戊二醛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5:8:2
C.从变化上看:戊二醛充分燃烧时,生成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D.从微观上看:每个戊二醛分子由15个原子构成
2023-02-25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8. 严禁在居民房楼道给电动车充电,否则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有以下说法:①可能引起电动车燃烧,会产生剧毒气体;②非常安全,不会出现事故;③可能引起爆炸;④可能造成短路、串电事故发生;⑤可能引起电池漏电。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全部
2023-02-25更新 | 15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9. 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蔗糖溶解在水中——蔗糖分子消失
B.金刚石的硬度比石墨大——碳原子的内部结构不同
C.电解水实验生成氢气和氧气——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D.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10. 下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需要较高温度
B.木炭发生了还原反应
C.实验结束前应先撤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D.该实验中的木炭粉换成石墨粉,实验现象相同
2023-02-25更新 | 373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1. 科学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下图为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可解决甲醛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B.该反应中有两种反应物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23-02-25更新 | 15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12. 某实验小组计划利用甲酸(HCOOH)与浓硫酸制备CO,并用如图实验装置验证CO的有关性质。已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操作时,先点燃酒精灯,再滴加HCOOH
B.该实验可验证CO的还原性
C.甲处的现象是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D.气球的作用是:收集尾气,防止CO污染空气
2023-02-25更新 | 304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3. 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提升学习效率,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有不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安全B.化学与生产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进入地窖——先先做灯火实验
煤转化成煤气一一提高燃料利用率,减少污染
食品包装中充氮——氮气具有稳定性
C.化学与生活D.化学与环保
食物腐烂一一缓慢氧化
冰箱放活性炭除异味卡——活性炭能与有异味的物质反应
减少汽车尾气一一提倡使用公共交通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开发并使用太阳能
A.AB.BC.CD.D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14. 下列实验中,现象正确且可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白磷是可燃物,红磷不是可燃物
B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氢气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烧杯内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可燃且不助燃
D产生大量气泡,天平不再保持平衡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A.AB.BC.CD.D
2023-02-25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二、综合应用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5. 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全民的健康,我国推广使用强化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_________(填“单质”、“元素”或“原子”)。其主要以亚铁离子_________(填符号)形式被我们人体吸收。
(2)精准扶贫使农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农村地区也使用上了清洁的天然气作为燃料。天然气使用后关闭阀门即可灭火,其原理是__________
(3)NaHCO3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它与厨房中食醋的主要成分反应如下: ,则X为________(填化学式)。
(4)氮肥是种植水稻过程中常用的肥料。生产氮肥往往要先制取氨气,下图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化合反应制得氨气的微观示意图。

①根据微观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在反应后的图中将所缺的微观粒子补充完整______
2023-02-25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三、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6. 2022年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圆满举行,本届冬奥会处处体现“低碳环保”理念,科技感十足。
(1)能源:冬奥场馆大多采用绿色能源供电。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太阳能B.核能C.地热能D.化石燃料

(2)火炬“飞扬”:“飞扬”采用氢气作燃料比传统所用丙烷(化学式C3H8)作燃料更环保,原因是________

(3)运动服:中国运动员御寒服采用新疆长绒棉面料,石墨烯发热材料里布。新疆长绒棉性能优于普通棉花,主要成分是(C6H10O5n;(C6H10O5n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
(4)场馆:“冰丝带”是由3360块发电玻璃拼成。发电玻璃是在普通玻璃上覆盖一层碲化镉(化学式CdTe)。碲化镉在弱光照射下也能持续发电,为冬奥场馆提供电力支持。根据如图信息填空。

①Te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CdTe中Te的化合价是_________
②Te有多种化合价,Te2O5读作________
2023-02-25更新 | 14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7. 二氧化碳在大气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图1是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其中甲是一种黑色固体单质,乙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丙是一种有剧毒的气体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丙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植物的呼吸作用会产生CO2,但在光照条件下,又可以吸收CO2产生_____,因此,植树造林有效保护环境。
(3)某同学设计了图2简易CO2捕捉器流程图,图中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捕捉CO2的原理______;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_______(填化学式)。
(4)SO2和CO2化学性质非常相似,请预测SO2的化学性质。
预测化学性质实验操作与预期现象
能与_______反应将SO2通入______,则预测成立
2023-02-25更新 | 18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填空与简答-科普阅读题 | 适中(0.65)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自古以来,人们认为水是组成世间万物的一种元素,不可再分。
18世纪中叶,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用锌(Zn)加入稀硫酸(H2SO4)中制得“可燃空气”,将“可燃空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发现容器内壁上出现了水雾。
1781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证实了普利斯特里的发现,并用纯氧代替空气,证明试管中生成的液体确实是水,还确认了2体积“可燃空气”与1体积氧气恰好化合成水。得出“水是一个结合物而不是简单元素”。
1782-1783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将水加热成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管,一段时间后,在出口处收集到一种可燃性气体。这个变化可以表示为:铁+水 黑色固体+“可燃空气”,实验后称量发现水的质量减少,铁管的质量增加,经研究证明黑色固体为四氧化三铁,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至此,水不是单一元素物质,而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观点得到了化学界公认。
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通过用伏打电池在常温下对水进行通电分解,得到氢气和氧气,再次确认了水的组成。

(1)在点燃普利斯特里制得的“可燃空气”前要先_______
(2)写出文中1782-1783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所做实验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尼科尔森在常温下对水进行通电分解实验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若要产生0.8g氢气,至少需要电解水______g。
(4)下图是水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在水分子分解过程中,粒子运动的先后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5)在整个发现过程中,科学家利用了“分合”思想证明了水的组成。下面实验中属于“分”思想的是_______。(填编号)
①氢气燃烧实验                           ②水通电实验                           ③铁管实验
2023-02-25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四、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完成相关问题。

(1)写出图D的仪器名称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选用仪器______(从图中A~I中选,填字母),可组成完整的装置。若收集完成后,测得氧气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_(填编号)。
①加热前没有进行预热                                               
②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③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④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3)如果制取二氧化碳用J装置收集气体,则进气口是______(填“b”或“c”);检验气体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4)把二氧化碳通入K中,充有某气体的超薄气球由烧杯底部往上升,最后悬于烧杯中;H中气球充入的气体可能是_______。(填序号)
A.H2B.O2C.NH3D.SO2
2023-02-25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五、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0. 某兴趣小组利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来探究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因素,他们按照图1做了一系列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请回答:
实验序号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过氧化氢溶液体积/mL相同时间内锥形瓶气体压强值
1
/10%20a
21g二氧化锰10%20b
31g二氧化锰15%20c
41g氧化铁10%20d
   
(1)若A同学完成了实验1和实验2后,绘制出有关曲线如图2,图中曲线①表示的是实验_______(填序号),由图2可知使用催化剂将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2)若B同学为了探究氧化铁(Fe2O3)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进行了实验4和实验_____(填序号),并绘制出的曲线如图2(曲线①表示二氧化锰②表示氧化铁)。由此可知______这种物质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更好。请写出实验4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C同学在实验2和实验3的反应进行过程中发现b<c,说明当催化剂的种类和质量相同时,______,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4)若要证明氧化铁是催化剂还需要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
2023-02-25更新 | 292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构成的奥秘、物化综合试题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4
综合应用题
1
填空与简答
3
实验题
1
科学探究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物质的化学变化
2
身边的化学物质
3
化学实验
4
化学与社会发展
5
物质构成的奥秘
6
物化综合试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单选题
20.65拉瓦锡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  空气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氧气助燃性及实验  硫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单选题
30.65二氧化碳的检验、验满及净化  氢气的检验和验纯  仪器连接  气密性检测单选题
40.94与爆炸和燃烧有关图标的辨认  爱护水资源单选题
50.85原子结构  离子中各类微粒间数值关系  元素周期表结构及简单规律  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单选题
60.65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  常见几种净化水操作的比较单选题
70.65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化学式、分子式及涵义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比单选题
80.65火灾的预防及自救措施  爆炸、燃烧、缓慢氧化与自燃  生活常识与科学应用(理综)单选题
90.85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结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单选题
100.65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单选题
110.65化合反应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单选题
120.65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单选题
130.65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  活性炭的吸附性  灭火原理与方法  空气污染及其保护单选题
140.65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及实验  氢气的可燃性  实验探究燃烧条件单选题
二、综合应用题
150.65根据方程式推测化学式  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  元素与原子、物质的区别与联系  灭火原理与方法
三、填空与简答
160.65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及结构示意图的综合考查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分数  氢能源的优点  化石燃料的形成及现状填空题
170.65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及实验  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及实验  自然界碳循环  碳及其化合物间相互转化填空题
18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  爆炸、燃烧、缓慢氧化与自燃科普阅读题
四、实验题
190.65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  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常见仪器及制材的辨认
五、科学探究题
200.65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  对比实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