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淮海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2月月考化学试题
安徽 九年级 阶段练习 2023-03-14 7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实验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解题方法
1. 碳达峰意味着温室气体排放已经达到峰值;碳中和指的是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利用下列能源,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是
A.煤B.太阳能C.天然气D.石油
2023-02-18更新 | 133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2. 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B.硬水中含较多钙、镁化合物,长期饮用有益于人体健康
C.进入菜窖前先做“灯火实验”,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碳中毒
D.用干冰营造舞台意境时,看到的白雾是遇冷液化的水蒸气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解题方法
3. 在很早以前,锰的氧化物(软锰矿)就被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们当作颜料用于洞穴的壁画上、锰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锰属于金属元素B.处的符号为mn
C.锰原子核内有25个中子D.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g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4. 从中药中提取的绿原酸(化学式为C16H18O9)有很好的抗癌功效。下列关于绿原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由三种元素组成B.含有43个原子
C.所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在空气中燃烧可能生成CO2
2023-02-24更新 | 8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重庆市大渡口区中考第一次适应性检测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真题
解题方法
5. 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
A.B.C.D.
2020-07-16更新 | 516次组卷 | 15卷引用:2012学年度安徽省六安三中初三第二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6.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承担家庭劳动,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
A用天然气灶炒菜天然气燃烧放热
B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空气空气中的氧气易溶于水
C用厨余蔬菜、果皮垃圾自制肥料物质发生缓慢氧化
D活性炭包放入运动鞋中除臭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
A.AB.BC.CD.D
2023-02-20更新 | 217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四十三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7. 2022年12月9日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架C919大型客机交付使用。飞机使用的都是世界上最好的铝合金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的大B.铝合金做外壳有密度大的优点
C.铝合金做外壳强度高、耐腐蚀D.生铁的含碳量比钢的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8. 如图是某些化合物的重整制得合成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涉及三种氧化物B.甲和乙的一个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数相同
C.参加反应的乙和丁的质量比9:1D.生成物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9. 构建模型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选项符合图中M、N分类的是
   
选项MN
A单质氨气、黄铜
B置换反应湿法炼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灭火原理隔离氧气、降低着火点
D微粒性质不断运动、有空隙
A.AB.BC.CD.D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0.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式,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B.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则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
C.煤粉比煤块在空气燃烧更剧烈,则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D.金属有优良的导电性,所以有优良导电性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1. 2021年12月9日,航天员王亚平老师在“天宫课堂”中进行了太空泡腾片(由碳酸氢钠、酸和香料等组成)实验。下列对应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解释
A向水膜中继续注入水,形成水球浮在空中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
B将水溶性颜料注入,整个水球呈美丽的蓝色分子在运动,分子间有间隔
C将泡腾片放入水球,水球充满气泡并变大发生化学变化生成CO2气体
D靠近水球,闻到阵阵香气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A.AB.BC.CD.D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12. 室温时,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如图所示加水搅拌,使之充分溶解,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乙和丙烧杯中的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丁烧杯中的氯化钠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C.乙→丙的过程中,烧杯中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不变
D.丁→戊的过程中,烧杯中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不变

二、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科普阅读题 | 适中(0.65)
13. 阅读下列材料。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一层或几层原子厚度的晶体,其层内微观结构如图1.石墨烯具有高透光性、高强度、高导热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在电子、复合材料、医疗健康等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不同领域的应用分布如图2纺织领域是石墨烯应用的新兴领域。纺织面料掺入石墨烯后具有保暖、抗菌等优点。
石墨烯面料的保暖原理主要是利用远红外线升温,改善人体微循环系统,促进新陈代谢。在低温情况下,石墨烯可将来自远红外线的热量传送给人体,相较于普通纺织面料,石墨烯面料的“主动产热”更受人们青睐。石墨烯面料的抗菌性能与其结构有关。掺入面料的石墨烯片层结构中含有丰富的含氧基团,影响菌体的正常代谢,从而使菌体无法吸收养分直至死亡。
实验人员研究不同面料中掺加石墨烯后的抗菌效果。取氨纶混纺纱、石墨烯-氨纶混纺纱、棉混纺纱、石墨烯-棉混纺纱四种面料样品,测得其他条件相同时,四种面料对大肠杆菌等三种
菌体的抑菌率结果如图3.图中,抑菌率越高,表明抗菌性能越强。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石墨烯做为一种基本材料,其应用会有越来越多的可能,工业上可采用甲烷在Cu、Pd作催化剂、温度在1000℃分解制取石墨烯,同时产生氢气。


依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石墨烯具有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2)由图2可知,石墨烯应用占比最高的领域是___________
(3)工业上用甲烷分解制取石墨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是___________。
A.石墨烯可以利用远红外线为人体供暖
B.面料的抑菌率与面料种类、菌体种类均有关
C.抑菌率越高,表明抗菌性能越弱

(5)根据图3可推断“石墨烯-棉混纺纱面料的抗菌性能比棉混纺纱面料”___________(填“强”或“弱”),依据是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4.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
(2)A中装入一种物质可制取氧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时,发生装置都可以选择使用装置B,选择的理由是______
(4)某学生利用烧杯、球形干燥管(底部有小孔)和单孔橡皮塞等组成制取氢气的装置G,若用装置F收集产生的氢气,气体应从______口进(选“b”或“c”);装置G与装置B相比,在反应过程中显著的优点是______

四、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流程题 | 适中(0.65)
15. 从废旧手机的某些部件中可以回收银和铜,其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1)实验流程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操作Ⅰ、Ⅱ的名称________,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___
(3)请写出固体A中加入与适量硝酸银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该工艺流程的价值在于___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6.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某化学小组对甲烷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产生兴趣,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甲烷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中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与假设】甲:CO2、H2O;乙:CO、H2O;丙:NH3、CO2、H2O;丁:CO2、CO、H2O
【查阅资料】无水CuSO4遇水变蓝
【实验探究】将甲烷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装置中物质均足量)。

(1)天然气属于________________物(填“纯净”或“混合”)。
(2)甲同学认为丙同学的猜想是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用纯净的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观察到A中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由此推断________同学的猜想成立;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5)请指出该实验的一个不足之处:________
(6)实验中A装置和B装置的顺序不能对调,原因是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
(7)为尽量避免不完全燃烧产生有毒的CO气体而污染环境,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

六、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7. 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如图甲所示。
   
(1)请计算燃烧31g红磷消耗氧气的质量。
(2)某同学用压强传感器测得的红磷燃烧时集气瓶中的压强——时间关系(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是反应结束后恢复至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如图乙所示。P比P0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实验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2
填空与简答
2
实验题
1
科学探究题
1
计算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化学与社会发展
2
物质的化学变化
3
身边的化学物质
4
物质构成的奥秘
5
化学实验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绿色能源的开发及利用  常见几种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单选题
20.85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  二氧化碳的用途  二氧化碳对生活环境的影响  硬水的危害及软化方法单选题
30.94原子中各类微粒的数值关系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元素符号书写及含义  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分类单选题
40.85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化学式、分子式及涵义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分数单选题
50.94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仪器单选题
60.85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  氧化反应  缓慢氧化  活性炭的吸附性单选题
70.85合金的认识  常见合金单选题
80.85氧化物的定义  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  基于构成原子的各微粒数值关系的计算单选题
90.65置换反应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  微粒的共性  灭火原理与方法单选题
100.65常用化合价规律  金属的物理通性与用途  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及其重要性  能量转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单选题
110.85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钙单选题
120.65溶液、溶质和溶剂概念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判断单选题
二、填空与简答
13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石墨的相关知识  根据新信息判断碳单质的性质科普阅读题
150.65金属与酸反应原理  金属活动顺序理解和判断  常见仪器及制材的辨认  过滤流程题
三、实验题
140.65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  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制取二氧化碳实验的改进  万用瓶的使用
四、科学探究题
160.65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  一氧化碳的毒性及安全使用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
五、计算题
170.85化学方程式与实验的计算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过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