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平潮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江苏 九年级 模拟预测 2023-05-22 16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构成的奥秘、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物质的化学变化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补充钙元素可以预防儿童佝偻病B.焚烧废旧塑料可以防止白色污染
C.不得使用工业盐亚硝酸钠腌制火腿D.可用小苏打作油条膨松剂
2021-05-31更新 | 7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中考二模联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2.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尿素[CO(NH22]和硝酸钾都属于复合化肥B.铁合金和涤纶都属于合成材料
C.氮、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D.水银、液氧都属于单质
2021-05-31更新 | 7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中考二模联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3.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B.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C.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用于制防锈漆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名校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储存氢气
C.过滤D.连接仪器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5. 某无色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该溶液中还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
A.K+、Cl-、Mg2+B.Na+、K+、Cu2+、Cl-
C.、Na+、Cl-D.Ag+、Mg2+、Cl-
6. 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A.图A是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B.图B是高温灼烧一定质量的大理石
C.图C是将等质量的Mg、Fe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
D.图D是向一定质量的HCl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2020-07-12更新 | 2016次组卷 | 53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7. 如图是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P点所表示的溶液是t3℃时甲的饱和溶液
B.可用t1℃时20%的甲溶液配制10%的甲溶液
C.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D.分别将t3℃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8. 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设计,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选试剂

操作方法

A

HCl气体(H2O)

固体氢氧化钠

通过装有试剂的干燥管,收集

B

CaCl2溶液(HCl)

碳酸钙粉末

加过量试剂,充分反应,过滤

C

KNO3溶液(CuSO4

Ba(OH)2溶液

加过量试剂,充分反应,过滤

D

CaO固体(CaCl2

加足量试剂,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A.AB.BC.CD.D
2023-05-22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平潮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解题方法
9. 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B.对安全的认识
①电木插座破裂后,可用加热方法修补
②用燃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涤纶
③厨房里可用食醋区分小苏打和食盐
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②海鲜食品喷洒甲醛溶液防腐
③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
C.用“化学”眼光分析D.化学实验数据
①洗涤剂去除油污是因为乳化作用
②喝汽水打嗝是因为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③成人每天需摄入一定量蛋白质,青少年需要量更大
①用10mL量筒量取7.5mL水
②用托盘天平称量5.6g 铁粉
③pH试纸测定某浓度盐酸pH为3.6

A.AB.BC.CD.D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10. 从微观上看,化学反应是微观粒子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已知2gH2、36.5gHCl中所含分子数均为a。一定条件下,某反应中所有物质的分子数随反应过程的变化如图所示(H2和物质X的变化曲线重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X的化学式是Cl
B.一个Cl原子的质量为g
C.t时刻,H2和HCl的质量相等
D.反应开始时,物质X的质量为34.5g

二、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较难(0.4)
解题方法
11.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氯化铁、水、铜、C60四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2)图甲中X的值是______,该原子在反应中易______(“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
(3)图乙所示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在该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的物质为______(填化学式)。
(4)图丙(价类二维图)中,a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在汽车尾气中,有一种会形成酸雨的气体是如图中的______(填化学式),图中两种盐的鉴别方法是______
填空与简答-流程题 | 适中(0.65)
12. NiSO4·6H2O是一种绿色易溶于水的晶体,广泛应用于化学镀镍、生产电池等行业。以一种废渣(主要成分是铁镍合金,还含有少量氧化铜等)为原料制取NiSO4·6H2O的步骤如下:

已知:镍(Ni)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NiSO4和H2
(1)“酸浸”时要充分搅拌,其目的是____,该过程中产生气体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反应。
(2)写出“除铜”时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除铁”加入H2O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该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温度可以更好的反应,但温度不宜过高,其原因是_______
(4)检验“沉镍”过程中Ni2+已完全沉淀的方法是(含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_______
(5)“系列操作”主要包括硫酸溶解、_______、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等。
2021-08-23更新 | 22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八一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较易(0.85)
13. 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关系密切。
Ⅰ、火是文明的起源,取火的方法,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1)古代人使用的“火折子”吹气即可燃,“火折子”的制作材料中有硫磺。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1830年,法国人发明了摩擦火柴,将白磷、硫、KClO3、MnO2混合做火柴,摩擦生热使白磷燃烧,利用白磷燃烧的热量使KClO3分解,然后是硫燃烧。该过程中KClO3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______
Ⅱ、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
(3)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的过程属于______变化。
(4)下列关于石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b.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c.可利用石油产品发电        d.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
(5)埋于海底将来可能会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______
Ⅲ、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6)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战斗机,其中机翼前后缘采用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驾驶舱盖和 挡风玻璃采用了丙烯酸酯透明塑料。其中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属于______(填字母)。
a.金属材料             b.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7)战机材料中还含有锌、铁、铜三种金属,为比较其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有______(填字母)。
a.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铁粉
b.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入CuCl2溶液
c.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铜粉,最后加入锌粉

三、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科学探究题 | 较难(0.4)
14. 化学兴趣小组对“可乐除铁锈”实验展开探究。同学们将几枚生锈的铁钉放入某品牌的可乐中,观察到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容器底部沉有固体物质。取出铁钉后用水清洗,铁钉恢复光亮。
【容器底部固体成分探究】取出容器底部剩余的固体物质,用水清洗干燥。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
①用磁铁靠近固体物质甲固体物质不能被吸引固体物质中不含铁单质
②将固体物质甲放入盐酸中固体消失,溶液变成______固体物质主要是氧化铁
【溶液中逸出气体成分探究】经研究得出:气体中除了可乐本身含有的CO2外,还有H2
某研究小组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探究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产物。

查阅资料:①CO2和H2在合适催化剂和一定条件下反应转化为CO和H2O;
②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遇水变蓝。
(1)A装置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不观察B装置中的现象,仅凭C装置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D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小组同学认为不能确定CO2和H2已经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_____
(3)该小组讨论后,认为该实验装置还存在的一个缺陷是______
【NaOH溶液与CO2的反应探究】

(4)某小组需要从逸出气体(CO2、H2)中获得一瓶干燥纯净的氢气,用上述装置完成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填装置的序号)。
(5)装置乙中NaOH溶液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6)对乙装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做出如下猜测并进行实验:
猜想一:NaOH、Na2CO3猜想二:Na2CO3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
实验一:取乙装置中反应后的液体,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质中含有Na2CO3
实验二:静置、取实验一中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溶质中含有______
①实验一中所加BaCl2溶液“过量”的目的是______
②下列物质能替代实验二中酚酞溶液,并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填字母)。
A.稀盐酸            B.二氧化碳             C.硫酸镁溶液 D.硝酸铜
2021-05-31更新 | 30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中考二模联考化学试题

四、综合应用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5.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木炭(C)、硫粉(S)和硝酸钾(KNO3)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1)“黑火药”爆炸时发生的主要反应是:S+2KNO3+3C═K2S+3CO2↑+______↑。
(2)古代曾用硝土[含有Ca(NO32、少量NaCl等]和草木灰(含有K2CO3)作原料制取KNO3。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反应”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现代国防、开矿等使用的烈性炸药,主要成分为硝化甘油(C3H5O9N3)。硝化甘油在人体内能缓慢氧化生成一种氮的氧化物,用于治疗心绞痛。合成硝化甘油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O3+3HNO3═C3H5O9N3+3H2O。现用100g质量分数为37.8%硝酸和足量甘油反应,理论上可以生成多少硝化甘油?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构成的奥秘、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物质的化学变化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0
填空与简答
3
科学探究题
1
综合应用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化学与社会发展
2
物质构成的奥秘
3
身边的化学物质
2,3,4,6,7,8,9,12,13,15
4
化学实验
5
物质的化学变化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物质  人体内的常量元素单选题
20.65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  常见化肥的种类及性质  人体内的微量元素——碘、铁元素  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单选题
30.85金刚石的相关知识  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金属与氧气反应  浓硫酸做干燥剂单选题
40.94过滤操作要点  氢气的物理性质  仪器连接  液体药品的取用单选题
50.65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溶液中物质是否共存相关判断单选题
60.65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  图像分析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单选题
70.85结晶分离混合物  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解度的相关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的涵义单选题
80.85生石灰的性质及用途  碱的通性  盐类参与的反应单选题
90.4乳化现象及应用  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物质  羊毛、合成纤维、棉的鉴别  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单选题
100.4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单选题
二、填空与简答
110.4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  化学式图示的分析填空题
120.65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  结晶分离混合物  盐类参与的反应流程题
130.85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氯酸钾制取氧气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填空题
三、科学探究题
140.4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  根据现象推测结论  根据现象进行成分推测
四、综合应用题
150.65根据方程式推测化学式  溶质质量分数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盐类参与的反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