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年福建省厦门市第十一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二)
福建 九年级 模拟预测 2023-05-30 30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物质构成的奥秘、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然气、瓦斯气等气体和面粉、煤粉等固体粉尘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
B.“白色污染”是随意丢弃塑料制品导致的
C.农业上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增加农作物产量
D.大力推广公共交通使用新能源汽车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2.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将NaCl倒入量筒中配制溶液
B. 倾倒液体
C. 组装仪器
D.检查装置气密性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事实解释
A氧气可以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压强变大,氧分子体积变小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1 个二氧化碳分子比 1 个一氧化碳分子多 1 个氧原子,分子构成不同
C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分子可以再分
D蔗糖溶液不导电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微粒

A.AB.BC.CD.D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催化转化器”可以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转变为无毒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可以降低汽车尾气污染
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C.生成物中    的质量比是 7:11
D.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8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化学实验是我们应用化学知识、拓展化学思维和培养化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认真分析以下实验,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或目的是(       

   

   
A.探究物质形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
   
   
C.收集氧气并验满气体D.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A.AB.BC.CD.D
2020-03-24更新 | 16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年陕西省西安市雁塔交大附中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名校
6. 在蒸馏水中加入 NaOH 固体,不断搅拌,用温度传感器记录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如图。a、c 两点观察到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完全消失(整个过程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OH固体溶于水是吸热过程B.a、 c两点时,NaOH的溶解度不相同
C.b点溶液可能为饱和溶液D.c点时的溶剂质量大于d点时的溶剂质量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名校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乙醇和甲苯燃烧产物均为 CO2 和 H2O,所以二者元素组成一定相同
②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也一定减小
③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因此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④加热 5g 水沸腾后生成的水蒸气的质量仍为 5g,该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⑤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则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⑥冰水混合物为纯净物,因此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⑦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A.①③④⑤⑦B.③④⑤⑥⑦C.①②③④⑤⑦D.①②⑤⑥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名校
8. 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或方法
A检验某气体是否为氢气点燃该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
B鉴别饱和硝酸钾溶液和饱和的石灰水同时对两个溶液进行降温
C实验室中制备少量的银将适量的铜加入氯化银中
D从氯酸钾制氧气的剩余物中提纯出氯化钾溶解、过滤

A.AB.BC.C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