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年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八校联考三模化学试题
黑龙江 九年级 三模 2023-07-01 5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1. 变化观念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蔗糖溶解B.高炉炼铁C.干冰升华D.木已成舟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2. “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重要的生态战略目标,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该目标的是
A.分类回收垃圾B.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C.焚烧口罩等医用品D.积极植树造林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3.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稀释B.配制溶液
C.测定某溶液的酸碱度D.过滤液体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4.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将光亮的铜丝插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打开浓盐酸瓶塞,瓶口产生大量白雾D.碳在氧气中燃烧发红光,生成二氧化碳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5. 建立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构成的相互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相关微观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A.锌比铜活泼,是因为锌原子更容易失去电子
B.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参加反应的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稀盐酸与稀硫酸中都含有H+,所以二者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D.碳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是因为单位体积内氧分子的数量不同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6.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都由离子构成的一组物质是
A.氯化钠、硫酸铜B.水、液氧
C.金刚石、氧化汞D.氮气、氨气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7.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一致的是
A.氮气用于食品防腐——氮气难溶于水
B.一氧化碳用于炼铁——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C.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剂——生石灰可与水反应
D.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2023-07-1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八校联考三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8. 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2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Ba(NO32、NH4Cl、KClB.NaCl、KOH、Na2CO3
C.AgNO3、FeCl2、HNO3D.K2SO4、NH4NO3、CuSO4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9.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C.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3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10.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甲的饱和溶液从t1℃升高到t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28.6%
B.t1℃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升温到t2℃,能析出晶体的是丙
C.t1℃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25g
D.t3℃时,将20g乙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剩余5g乙未溶解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11.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A.C、CO2、COB.H2SO4、H2、H2O
C.K2CO3、KCl、KNO3D.CaCO3、CaO、Ca(OH)2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12. 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方法
AN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KCl (MnO2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NaCl溶液(Na2CO3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
DZnSO4溶液(CuSO4加入过量锌粉,过滤
A.AB.BC.C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