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题(一)
安徽 九年级 期末 2024-01-08 85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实验、物质的化学变化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体污染的来源包括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
B.室内起火时,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C.煤气中的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D.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的安全标志
2024-01-19更新 | 66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2. 我国提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责任与担当。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是
A.焚烧生活垃圾B.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C.植树造林D.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3. “天为棋盘星作子,中国北斗耀太空”,最新一代原子钟——“铷原子钟”被称为北斗卫星的心脏。如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一个铷离子有36个电子
C.铷元素和铁元素的本质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D.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4. 如图所示为木炭还原氧化铜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连接装置B.取固体药品
C.取用石灰水D.加热固体
2023-12-29更新 | 17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5. 核酸采样管中的红色液体叫做核酸病毒保存液,其中一种物质为盐酸胍(CH6ClN3),盐酸胍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变性剂,它可以破坏病毒表面蛋白外壳,从而暴露待测的核酸。关于盐酸胍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盐酸胍由1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3个氮原子构成
B.盐酸胍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6
C.盐酸胍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盐酸胍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5.5
2024-01-19更新 | 104次组卷 | 3卷引用:期末考试模拟测试01(第1~8单元)-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人教版)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6. 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一定不变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单质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7. 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不对应的是
A.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一一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一一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C.稀有气体能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一一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石墨用于制电极一一石墨具有导电性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8.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A.地壳中元素含量
B.硫元素的质量分数
C.金刚石的结构
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关系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9. 下列事实或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事实或现象解释
A氧气和臭氧物理性质不同物质分子所含原子种类不同
B水银温度计可以指示体温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
C向汤中加入少量的NaCl整锅汤变咸氯化钠离子是不断运动的
D一氧化碳有毒性,二氧化碳无毒两种分子不同
A.AB.BC.CD.D
2023-12-30更新 | 144次组卷 | 7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抚远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期末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0. 归纳、推理是常用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灭火器可用于灭火,图书馆里图书着火时最好选用干粉灭火器
C.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故两者的化学性质相似
D.点燃氢气前需要验纯,则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前都需要验纯
11. 科学贵在创新,以下是对部分化学实验进行的改进,其中实验目与解释不对应的是
A.还原氧化铜——防止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B.燃烧条件——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空气
C.测定氧气含量——不用酒精灯点燃,使测定结果更精确
D.检验气密性——现象更明显
12.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完全相同的两份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B.加热高锰酸钾C.电解水D.木炭还原氧化铜
A.AB.BC.CD.D

二、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科普阅读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3.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石墨烯——改变世界的神奇新材料
石墨烯(化学式为C(n))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碳纳米材料,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1mm厚的石墨包含300万层石墨烯,是构成其它新型碳材料的基本组成单元(如图1)。石墨烯是目前人类已知强度最高的物质,单位质量的强度是世界上最好钢铁的100倍,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光学性和热传导性等,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
科学家提出,给石墨烯“打上”许多特定大小的孔,制成单层纳米孔维薄膜,可进行海水淡化,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纺织领域是石墨烯应用的新兴领域,纺织面料掺入石墨烯后,在低温情况下,可将来自远红外线的热量传送给人体,改善人体微循环系统,促进新陈代谢。
实际上石墨烯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中,只是难以剥离出单层结构。工业上可采用甲烷(CH4)在高温和Cu-Pd催化下分解制取石墨烯,同时产生氢气。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石墨烯的应用前景会十分广阔。

依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石墨烯属于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2)“1mm厚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说明构成物质的粒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
(3)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允许________(填粒子名称)通过,该过程类似于________(填操作名称)。
(4)石墨烯在纺织面料中的作用是________
2024-01-1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题(一)

三、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4.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
(2)实验室里,通常用稀盐酸和大理石混合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装置A和装置F都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与装置A比较,装置F的优点是______
(3)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可选择_________(填字母)。装置E可用来测量生成CO2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
2024-01-08更新 | 209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阶段创新作业化学试题

四、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15. 铬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金属。工业上以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CrO2)2]为原料冶炼铬(Cr),其工艺流程如下:

(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_,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包括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
(2)Fe(CrO2)2中铁元素为+2价,则铬元素为___________价。
(3)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是,则物质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4)反应Ⅲ中Cr(OH)3分解为两种氧化物,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科学探究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以“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蜡烛燃烧的产物
【查阅资料】
(1)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小组同学做了图1实验,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一支点燃的小蜡烛,并在烧杯内靠近顶部的位置放置硫酸铜粉末和澄清石灰水,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观察到______,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烧杯底部有黑色物质。

(2)结论:蜡烛完全燃烧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由上述实验可推断出组成蜡烛的物质中一定含有______元素。
任务二:高低蜡烛的熄灭顺序
如图2所示,小组同学分别做了将一瓶二氧化碳缓缓倒入放有高低两支燃着的蜡烛的烧杯里(图甲)和用烧杯罩住两支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图乙) 两个实验。

(3)甲图下层蜡烛的火焰先熄灭,上层蜡烛的火焰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乙图上层蜡烛的火焰先熄灭,下层蜡烛的火焰后熄灭。
面对这一异常现象,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为什么高的蜡烛先灭?
【猜想假设】猜想1:高的蜡烛先灭是因为产生的二氧化碳在烧杯上层。
猜想2:高的蜡烛先灭是因为烧杯上层的氧气被消耗。
【查阅资料】石灰水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碳酸钙不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1,小明同学进行了图3 实验:将浸有澄清石灰水的滤纸分别放在烧杯的顶部a处和底部b处,在滤纸上滴加酚酞,变色后,用烧杯罩住点燃的高低蜡烛,观察两处滤纸褪色顺序。

(4)小明根据现象得出结论:烧杯上层二氧化碳浓度较高,高的蜡烛先熄灭与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有关。他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实验2】
(5)小红对小明的结论表示怀疑,她收集一瓶 80%二氧化碳与20%氧气的混合气体,将燃着的蜡烛伸入该混合气体中,发现________,从而证明小明的结论不正确。
为了验证猜想2,小红用氧气、二氧化碳传感器在烧杯顶部测量烧杯内高低两支蜡烛从点燃到全部熄灭后,烧杯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测量结果如图4所示。

【实验结论】
(6)小红综合她所做的两个实验,得出猜想2 正确。请根据图4的数据作出解释:________
【反思评价】
(7)根据氧气浓度曲线变化分析,在________(填“A”、“B”、“C”或“D”,下同)点时高的蜡烛熄灭,在_______点时低的蜡烛熄灭。请解释曲线CD段变化的原因:_______

六、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7. 化学反应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某工厂废气中的有害气体SO2,可以转化为一种用途广泛的材料无水石膏粉(CaSO4)。若处理6.4t二氧化硫,计算可生产硫酸钙的质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实验、物质的化学变化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2
填空与简答
2
实验题
1
科学探究题
1
计算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身边的化学物质
2
化学与社会发展
3
物质构成的奥秘
4
化学实验
5
物质的化学变化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一氧化碳的毒性及安全使用  火灾的预防及自救措施  爆炸、燃烧、缓慢氧化与自燃  水资源的现状单选题
20.85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二氧化碳对生活环境的影响  常见几种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单选题
30.65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离子符号的含义及书写  元素的概念  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分类单选题
40.65仪器连接  物质的加热  固体药品的取用  液体药品的取用单选题
50.85化学式、分子式及涵义  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比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分数单选题
60.65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  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  常用化合价规律单选题
70.85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  石墨的相关知识  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单选题
80.65化合反应  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分数  石墨的相关知识单选题
90.65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结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单选题
100.65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  氢气的检验和验纯  常用的灭火器相关知识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单选题
110.85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过程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  实验探究燃烧条件  气密性检测单选题
120.65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质量比  制取氧气实验的图像问题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单选题
二、填空与简答
130.85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  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根据新信息判断碳单质的性质  过滤科普阅读题
15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根据方程式推测化学式  化合价代数和的计算与应用  过滤流程题
三、实验题
140.65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常见仪器及制材的辨认
四、科学探究题
160.65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及实验  蜡烛燃烧的实验探究及产物分析  根据结论反推现象
五、计算题
170.65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