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质量检测(三)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辽宁 九年级 期末 2024-01-17 10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化学与社会发展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2. 雪花,被人们称为“冬之精灵”,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是完全相同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雪花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B.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C.雪花中各水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D.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
2023-11-09更新 | 4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3.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B.
C.D.
2023-10-09更新 | 144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4. “天为棋盘星作子,中国北斗耀太空”,铷原子钟被称为北斗卫是的心脏。如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铷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37,原子核内有37个中子
B.铷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离子符号为Rb+
C.铷元素和钠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D.铷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5. 化学小组手抄报的主题是“碳”家族,下列内容与主题不符的是
A.金刚石——自然界中“我”最硬B.活性炭——吸附净水“小能手”
C.一氧化碳——冶金“大师”D.二氧化碳——空气污染“元凶”
2023-05-18更新 | 7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6. 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先生,发明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其中一部分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X为
A.O2B.CO2C.COD.NaOH
2023-11-03更新 | 201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7.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电解水一段时间,生成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1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镁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D.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出现黑色物质
2024-01-15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质量检测(三)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8. 火灾是家庭和学校、社会的重要安全隐患之一,为保证我们的人身安全,我们要善于利用学过的知识,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保护自己。下列突发事件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B.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查看
C.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D.房间着火,立即开窗通风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9. 在工业上,通过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都能提高燃料利用率,下列提高燃料利用率的方法中与其他有别的是
A.工厂炼钢时常充入氧气B.给锅炉鼓风,增加空气供给量
C.把柴油喷成雾状进行燃烧D.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纯氧气中剧烈燃烧
10. 2022年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教材中,把实验中用到的“石棉网”全部改用“陶土网”。石棉网中的石棉纤维主要成分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14个原子构成
B.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中有两种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D.中镁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二、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科普阅读题 | 适中(0.65)
11. 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
【资料一】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并依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1766年,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发现一种无色的可燃性气体,他将这种气体叫做“可燃空气”。同一时期,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也在研究这种“可燃空气”,他发现这种气体密度只有空气的1/11,这种气体在玻璃容器燃烧,容器内壁会产生水雾。
1775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验证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其中氧气约占 1/5。
1781年,卡文迪许改进了原来的实验方案,他用纯净的氧气代替空气,发现“可燃空气”在纯氧中可以安静燃烧,生成物只有水,没有别的物质。
1782年,拉瓦锡为证明水不是由“水元素”组成的,将水蒸气通过高温金属铁管,获得了“可燃空气”和一种黑色固体。由此他认为水是由“可燃空气”和氧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1)“可燃空气”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填写一种即可)。
(2)“可燃空气”属于___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3)分析上述史实,你认为可以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实验有___________(填序号)。
A.普利斯特里气体燃烧实验B.1781年卡文迪许实验C.1782年拉瓦锡实验

【资料二】冰箱中常用“气调保鲜”来达到对食物保鲜的效果,如图1所示是工业上用膜分离技术实现“气调保鲜”的流程:

(4)在空气分离后,进入冰箱保鲜室内的气体是___________(填“富氧空气”或“富氮空气”)。关于富氧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富氧空气是纯净物
B.潜水员水下作业时携带“富氧空气”,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
C.膜装置中没有其他物质产生
D.富氧空气中氧气和其他气体的体积比可能是1:4
【资料三】为航天员提供的“人造空气”中含有体积分数为70%的氮气、20%以上的氧气、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
(5)以下是某同学对“人造空气”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氮气含量比空气低
B.氮气不能供给宇航员呼吸,因此“人造空气”中的氮气是多余的
C.在“人造空气”中燃着的蜡烛不会迅速熄灭
D.在太空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高的是二氧化碳

(6)如图2是测定“人造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主要操作是:在实际容积为250mL的集气瓶里,先装进50mL的水,再按图连接好仪器,按下热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点燃(白磷40℃即燃烧,燃烧产物与红磷相同)。冷却后,打开弹簧夹,集气瓶中水为94mL,该实验中白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_,则“人造空气”中氧气含量为___________
2024-01-15更新 | 10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质量检测(三)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三、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科学探究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2.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学习了与水有关的知识后,开展了以“生命之源——水”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
活动一:参观自来水生产过程
(1)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自来水厂参观自来水的生产过程,该过程主要包括:取水→加絮凝剂→过滤→吸附→______→配水。
活动二:测量自来水的硬度
【查阅资料】同学们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到国家有关水的硬度的标准为:
类别极软水软水中硬水硬水高硬水
浓度计(mg/L)0~7575~150150~300300~450450~700

(2)同学们在实验室中取少量自来水,用便携式水硬度检测仪测得该自来水的硬度为311.2mg/L,说明本地区的自来水属于______。同学们又向此自来水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搅拌后观察到______,也得出了相同结论。
活动三:净化水并探究水组成
【净化水】同学们取回一些没有净化的水,按照自来水厂的净水流程,进行净水实验:查资料得知:明矾作絮凝剂是因为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状物。
(3)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______,净水实验中明矾的作用是______
【探究水的组成】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利用水蒸气与高温的铁反应,生成了一种黑色固体()和“可燃空气”,证明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学小组同学“重温经典实验,传承科学精神”,设计了下图1所示实验装置,请回答:

(4)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
(5)请分析装置C中盛装液体的作用______;实验观察到干燥的冷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证明该“可燃空气”是氢气。请写出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如图2的电解器进行电解水实验。

①电解时加入少量硫酸钠,目的是______,请写出硫酸钠中阴离子的符号______
②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由图可知通过导线与a管连接的是电源的______(填“正”或“负”)极。

四、综合应用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3. 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
任务一: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1)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若将D装置中收集到的O2排出一部分,应从___________(填“a”或“b”)端注入一定量的蒸馏水。
(2)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可以选择装置B和C。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在D装置中加入饱和NaHCO3溶液可吸收CO2中混有的HCl气体,应将B装置的短导管与D装置的___________(选填“a”或“b”)端相连。
任务二:小明同学设计的家庭小实验:用鸡蛋壳和酸浓度为3%的食醋制取CO2,并利用矿泉水瓶、烧杯、导管、止水夹等组装了如图所示甲、乙两套装置。

(3)①比较甲、乙装置,乙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为解决反应速率较慢的问题,小明同学将鸡蛋壳研磨的更碎,请你再写出一种解决方法:___________
任务三:小明发现家里的化学制氧机是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做药包制氧气的。于是根据说明书上的“内桶模型图”自己做了一个微型模拟制氧机。

(4)在实践的过程中,他认识到过滤加湿仓的作用。请分析他的推断所依据的现象:
过滤加湿仓的作用依据的现象
降温A瓶:___________
观察氧气生成的速率B瓶:___________

任务四:小明同学利用如下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结论】
(5)通过传感器的数据求出被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与通过观察进入水的体积,都能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五分之一的结论。
【教师总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利用现代仪器得出的数据更为精确,请同学们继续探索能最大程度的将氧气消耗的方法,使测定结果与实际数据更接近。
【数据分析】
(6)根据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8点时容器内氮气体积分数为85%
B.容器内物质总质量:b点>c点
C.装置内氧气有剩余,说明氧气必须达到一定浓度才能支持物质的燃烧。
2024-01-15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质量检测(三)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五、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14. 金属材料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发展。某学习小组以“探究金属的性质及利用”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1)认识金属。下列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铁是目前年产量最高的金属B.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C.生铁的含碳量比钢的低D.铝制品在空气中耐腐蚀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2)金属的性质

Ⅰ.实验一:图中过程2的操作时机是___________。按图示操作,可能引发的后果是___________
Ⅱ.实验二:①中有气体生成、生成的气体为___________;通过①②实验的对比,可知铁铜两种金属在___________方面的差异。
Ⅲ.实验三:一周后,试管中的铁钉一定生锈是试管___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通过试管①和试管③实验对比,可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
(3)金属的应用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烟花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采用新型环保材料能在烟花起爆的瞬间充分燃尽;用压缩空气取代火药弹射礼花,实现“有光无污染、有响不爆炸”。其中冷焰火是选用着火点较低的金属粉末经过一定比例加工而成的冷光无烟焰火,安全性强、亮度高、烟雾小、环保无污染得到了大众的青睐。烟花爆竹发声、发光、发色的原理如表所示。

主要原料及原理
发声烟火药主要成分是硝酸钾、硫磺、木炭等。点燃迅速产生大量的热和气体,引起爆炸。
发光药剂中加入了铝、镁、铁等活泼金属粉末,在空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
发色药剂中加入了一些金属化合物。这些金属元素在灼烧时会产生特殊颜色,例如,钠产生黄色,钙产生砖红色,钡产生黄绿色,铜产生浅蓝色等。
Ⅰ.燃放烟花时,镁粉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Ⅱ.发色原理中提到的钠、钙、钡、铜指的是___________ (选填“单质”“元素”“原子”)。
Ⅲ.下列关于烟花爆竹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冷焰火中的金属粉末着火点降低
B.药剂中加入钡的化合物燃放时可发出红光
C.发声原理是因为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热和气体,引起的爆炸
2024-01-15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质量检测(三)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化学与社会发展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0
填空与简答
2
科学探究题
1
综合应用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物质构成的奥秘
2
物质的化学变化
3
身边的化学物质
4
化学实验
5
化学与社会发展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元素符号书写及含义  化学式、分子式及涵义  化学式书写及读法  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单选题
20.65微粒的共性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单选题
30.94置换反应单选题
40.65原子结构示意图含义及应用  最外层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  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分类  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单选题
50.85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金刚石的相关知识  活性炭的吸附性  一氧化碳的用途单选题
60.65根据方程式推测化学式单选题
70.65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  蜡烛燃烧的实验探究及产物分析  镁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单选题
80.94火灾的预防及自救措施单选题
90.85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现象差异  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及其重要性单选题
100.85化学式、分子式及涵义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分数单选题
二、填空与简答
110.65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  空气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科普阅读题
140.65金属的物理通性与用途  金属与酸反应原理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镁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填空题
三、科学探究题
120.65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常见几种净化水操作的比较  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  浓硫酸做干燥剂
四、综合应用题
13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过程  气体发生、收集装置  万用瓶的使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