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安庆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安徽 九年级 阶段练习 2024-01-28 82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1.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气球爆炸B.菜刀生锈C.水蒸发D.玻璃破碎
2021-07-02更新 | 659次组卷 | 12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真题
解题方法
2. 化学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下列事实与化学发挥的作用不符合的是
A.生产化学肥料和农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B.研发新型药物治疗困扰人类的癌症——用化学解决疑难病救治的问题
C.研发新能源汽车,减少化石燃料燃烧——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
D.研制可降解塑料——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解题方法
3. 规范实验操作是保证安全和实验成败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仪器连接   
C.点燃酒精灯   D.测定溶液pH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真题
解题方法
4. 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H       ②Al3+        

A.①表示2个氢分子
B.②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③表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由④可知铕的原子序数为63
2021-07-08更新 | 816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5. “艾叶香,香满堂;粽子香,香厨房。”据研究,粽子的香味源于粽叶的主要成分——对乙烯基苯酚(化学式为C8H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对乙烯基苯酚不属于有机物
B.对乙烯基苯酚由3 种元素组成
C.对乙烯基苯酚中C、H、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8﹕8﹕1
D.对乙烯基苯酚由8 个C 原子、8 个H 原子、1 个O 原子构成
2020-07-22更新 | 994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
6.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验证木炭具有吸附性B.观察乳化现象
C.探究铁生锈的条件D.验证面粉在一定条件下能爆炸
2024-02-0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7. 为了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该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1
B.甲、丙、丁均为氧化物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1
D.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6:9
2021-07-08更新 | 1303次组卷 | 40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解题方法
8. 如图,将胶头滴管中的物质X 滴入装有物质Y 的试管中,两物质充分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 为稀硫酸,若反应有气泡产生,则生成的气体一定是H2
B.X 为AgNO3溶液,Y 为Cu片,根据现象可判断金属活动性:Cu>Ag
C.X 为BaCl2溶液,Y 为Na2SO4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D.X 为稀盐酸,Y 为Al(OH)3,该反应可应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2020-07-22更新 | 1794次组卷 | 28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真题
9. 下列方法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 )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方法
ACH4(CO)点燃混合气体
B铜粉(碳粉)在空气中灼烧固体混合物
CO2(水蒸气)将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
DNaCl(CaCl2加水溶解,过滤
A.AB.BC.CD.D
2020-07-22更新 | 1698次组卷 | 1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解题方法
10. 下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t1℃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B.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
C.要将C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降温的方法
D.要使A从其浓溶液中析出,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解题方法
11. 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所以混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
B.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只有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才能灭火
D.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所以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12. 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向两份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不断加入镁粉和锌粉
B.向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C.温度不变,向一定质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D.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二、综合应用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3. 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氢能是公认的高热值清洁能源。目前,氢气的来源如图1所示。化石资源制氢最为成熟。水煤气变换反应:CO+H2OCO2+H2,是化石资源制氢过程中的重要反应之一。北京大学团队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多种催化剂对水煤气变换反应中CO转化率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

电解水制氢过程简便,但造价高昂,利用太阳能制氢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人造太阳”的探索也就应运而生。我国“人造太阳”大科学装置“东方超环”利用的是核聚变,当氘、氚核聚变温度达到1亿摄氏度、持续时间超过1000秒,就能形成持续反应,为水分解提供能量。2020年4月,“东方超环”实现了1亿摄氏度运行近10秒,取得重大突破。
除了氢气的生产,其运输、储存和利用等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人们不断探索。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氢气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
(2)图2中,催化剂为2%Au/a-MoC时,CO转化率和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
(3)根据表中信息可知氘、氚都属于氢元素,理由是_______
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
111
121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a-MoC可使CO转化率接近100%B.水电解制氢的不足是造价高昂
C.利用太阳能制氢是未来发展方向D.“东方超环”利用核聚变提供能量

(5)科学家正致力于研究在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分解水制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该反应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能量。
2024-02-0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三、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4.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实验装置。

(1)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都可选用___________(填字母),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装置B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______
(3)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所选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__________(填字母)。将制得的氧气通入装置G中,发现只有白磷燃烧,对比通氧气前后白磷与红磷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

四、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流程题 | 适中(0.65)
15. 煤燃烧时产生的粉煤灰(主要成分为Al2O3、SiO2及少量Fe2O3等)也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以粉煤灰为原料制取Al2O3的部分工艺流程如图:

【资料】
①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②煅烧时发生的反应为:2AlCl3•6H2OAl2O3+6HCl+9H2O
(1)操作Ⅰ是______
(2)写出“酸浸”步骤中盐酸与A12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除铁”时发生的反应为FeCl3+3NH4HCO3=3NH4Cl+X↓+3CO2↑,X的化学式为______
(4)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______
(5)高温烧结的Al2O3,又称人造刚玉,可用于制机械轴承、耐高温坩埚、高强度陶瓷等。由此可推知Al2O3性质为______(任写一种)。

五、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6. 学习完金属的化学性质,同学们来到实验室进行锌、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活动。实验桌上老师提供的药品有:锌片、铜片、银片、硫酸锌溶液、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和稀硫酸。
【制定计划】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讨论,同学们设计出了以下几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铜片、硫酸锌溶液、硝酸银溶液:
方案二:锌片、银片、硫酸铜溶液:
方案三:锌片、铜片、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
你的设计方案是
【进行实验】
(1)小华同学选用方案三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帮他完成表格中的空白(注:表格中实验操作一栏用文字描述或图示表示均可):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分析与结论
_______金属活动性:Cu_______Ag(填“>”或“<”)
_______锌片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金属活动性:Zn_______Cu(填“>”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解释与结论】
(2)根据上述实验,小华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
【反思与评价】
(3)探究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收获与不足,并进行反思:小华提出,试管中的金属可以回收再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_______
【拓展与延伸】
(4)好奇地小华在老师的指导下,把一定量的锌粒加入硫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发现滤液呈无色。此时,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溶液中离子数目增加的是_______
2024-02-07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六、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7. 某公司生产出的纯碱经检测只含有氯化钠杂质。为测定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称取26.5g该样品,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过程中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试分析并计算:
(1)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_____。
(2)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物质构成的奥秘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2
综合应用题
1
实验题
1
填空与简答
1
科学探究题
1
计算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物质的化学变化
2
化学与社会发展
3
身边的化学物质
4
化学实验
5
物质构成的奥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单选题
20.94有机材料对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合理使用化肥与农药单选题
30.85浓硫酸的稀释  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与pH的测定  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仪器连接单选题
40.94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及结构示意图的综合考查单选题
50.85有机物定义和常见的有机物  化学式、分子式及涵义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比单选题
60.65活性炭的吸附性  钢铁的锈蚀  乳化现象及应用  爆炸、燃烧、缓慢氧化与自燃单选题
70.94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质量比单选题
80.65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  盐类参与的反应单选题
90.85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  除杂  气体净化、干燥单选题
100.65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质的质量分数单选题
110.65置换反应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  燃烧的定义及条件单选题
120.4制取氧气实验的图像问题  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  生石灰的性质及用途  溶液酸碱性及pH相关关系单选题
二、综合应用题
13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元素的概念  氢气的制备及应用  根据图像分析结论
三、实验题
140.65实验探究燃烧条件  气体发生、收集装置  气体净化、干燥
四、填空与简答
15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酸的通性流程题
五、科学探究题
16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探究  保护和利用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六、计算题
170.65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酸的通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