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专题四 实验探究题解题方法-【指南针·课堂优化】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导学探究(鲁教版)
全国 九年级 课前预习 2024-04-01 4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实验

一、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实验题 | 较难(0.4)
真题
1. 草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草酸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沉淀:H2C2O4+Ca(OH)2 === CaC2O4↓+2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装置C中有气泡逸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一定有_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还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下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 )( )( )→I→D→H。
②装置I中盛有的氧化铁发生了颜色变化,欲证明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CO,乙组同学需要两次使用装置D,其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 兴趣小组利用提供的试剂:稀硫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和紫色石蕊试液探究酸、碱、盐的性质。小清同学将氯化钠溶液加入到稀硫酸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将混合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后,意外地闻到刺激性气味。
【提出问题】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假设】
猜想1:可能是二氧化硫;
猜想2:可能是氯化氢。
【查阅资料】
SO2和CO2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与水反应生成酸,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写出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实验探究】
(2)小诚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到________,于是他认为猜想2正确。
【评价改进】
(3)小煜认为小诚的结论不科学,于是他利用提供的试剂通过实验确认了猜想2正确。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将产生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
加热氯化钠与硫酸的混合溶液得到的气体是氯化氢。
【拓展应用】
(4)实验室可用氯化钠和硫酸反应制取氯化氢气体,已知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请推测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气体最适宜的方法为      (填序号)。
A.加热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物
B.加热氯化钠固体和稀硫酸的混合物
C.加热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的混合物
2024-04-0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四 实验探究题解题方法-【指南针·课堂优化】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导学探究(鲁教版)

三、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实验题 | 适中(0.65)
3. 查阅资料得知:过氧化钠可与反应生成,反应原理为,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证明可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做供氧剂。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中任意一种仪器的名称______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装置中盛装饱和溶液的目的是______
(4)装置用于除去末被装置转化的,便于后续气体检验,则中盛装的液体试剂是______
(5)验证装置的试管中的气体的方法是(描述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
(6)装置的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的来源有______
2023-08-02更新 | 407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化学真题
4.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注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
(2)实验室选用装置BD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当D中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里用玻璃片_______(填“磨砂”或“光滑”)一面盖住集气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_______(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
(3)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的方法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选_______装置和E装置,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
(4)实验室若用装置C制取二氧化碳,加盐酸时液面高度至少应该在_______(填“a”或“b”)处以上:检验二氧化碳时,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023-06-25更新 | 1077次组卷 | 28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真题
5.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甲的名称是______
(2)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在装置A的试管口______
(3)若实验室用装置B、D组合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用装置E收集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装置E的______处。(选填“a”或“b”)
(4)装置B、C均可用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发生装置,两者相比,装置C的优点是______
2023-06-19更新 | 948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化学真题
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示数字的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为_____,若要制取干燥的二氧化碳,需要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之间连接_____装置。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该实验的发生装置可选用_____(填字母),若用E装置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023-06-14更新 | 630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化学真题

四、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科学探究题 | 较难(0.4)
7. CaCl2可用于冷冻剂、干燥剂、融雪剂、医药及冶金工业等。化学兴趣小组在完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欲对剩余废液的组成进行探究,并制定回收CaCl2的方案。
【提出问题】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废液中含有哪些溶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aCl2猜想二:CaCl2和HCl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探究活动一】取少量废液等分成2份,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利用其中一份进行如下探究:
甲组同学向废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成___________色,证明猜想二成立。
乙组同学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将80mL一定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逐滴加入废液,测得数据如图2。

   

【数据分析】乙组同学对图2数据进行讨论分析,证明猜想二成立。
I.a点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Ⅱ.b点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Ⅲ.c点对应溶液中全部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探究活动二】丙组同学提出直接蒸发溶剂可从剩余废液中回收纯净CaCl2,理由是___________
【交流与反思】甲组同学认为丙组同学提出的方法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在不借助其它试剂和仪器的情况下,除去废液中对空气造成污染的物质,建议最好先在废液中加入下面______(填选项序号)试剂。
A.CaO B.Ca(OH)2 C.CaCO3
2023-07-05更新 | 744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化学真题
8. 在化学课外探究活动中,某兴趣小组进行了“黑面包”实验,向蔗糖(C12H22O11)中加入适量浓硫酸。观察到神奇的现象: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变成疏松的“黑面包”,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他们向老师请教后得知:“黑面包”实验的原理——浓硫酸先将蔗糖脱水生成炭,并放出热量,产生的炭再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了常见的气体,使炭疏松,形似“黑面包”。该气体成分与木炭和浓硫酸加热时生成的气体相同。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对“黑面包”实验的气体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
产生气体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一:只含有CO2
猜想二:只含有SO2
猜想三:一定含有CO2和SO2
【初步分析】
甲同学根据该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认为猜想一不成立。
【查阅资料】
①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SO2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溶液的颜色变浅甚至褪色,且无气体生成。
③CO2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
【实验设计】
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的装置进行实验。(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现象与分析】
(1)记录现象并分析
实验现象实验分析
图1装置B中_______气体中含有SO2
图1装置D中品红溶液不褪色,且装置E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中含有CO2

【实验结论】
猜想三成立。
【拓展延伸】
(2)回顾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类推出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反思交流】
乙同学对图1装置进行了简化,设计了图2的装置并进行实验,观察到装置B中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3)该装置中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______
(4)丙同学认为,“黑面包”实验中,炭与浓硫酸反应的产物除上述已验证的物质外,至少还有一种产物,依据是______
2024-04-0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四 实验探究题解题方法-【指南针·课堂优化】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导学探究(鲁教版)
科学探究题 | 适中(0.65)
真题
解题方法
9. 某化学兴趣小组发现上次做实验用的澄清石灰水忘记了盖瓶盖,试剂瓶内壁附着一层白色固体、底部也有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怎样产生的?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碳酸钙;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猜想二:氢氧化钙;水分蒸发,析出氢氧化钙固体。猜想三: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振荡,固体全部溶解并有气泡产生。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甲同学得出结论:猜想一正确。
(2)乙同学提出质疑,认为甲同学实验结论不够严谨,其理由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并补充实验如下: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__________白色固体既含有碳酸钙又含有氢氧化钙

【实验结论】
综上所述,猜想三正确。
【实验反思】
(3)澄清石灰水必须要_____保存。
2023-06-19更新 | 587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真题

五、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0. 学习小组开展了“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的实践活动。
某品牌制氧机的制氧剂为过碳酸钠(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为314,白色固体)和二氧化锰。制氧过程的反应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活动一】认识制氧机
(1)观察窗的作用是______
(2)加湿仓的作用是______
【活动二】选择制氯剂
实验一:过氧化氢
小组设计了图2实验装置,用表中溶质质量相等的四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实验。在集气瓶中加满水,锥形瓶中加入,注入溶液,记录并处理内数据如图3。

编号

浓度/

体积/

5

9.11

15

2.89

25

1.66

30

1.37

   

(3)检查图2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_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④比③产氧量少,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实验二:过碳酸钠
往锥形瓶中加入过碳酸钠、水,待反应完全后收集到约水(产生氧气的量与上表中药品得到氧气的最大量相等)。其它药品质量不变,再分别用不同体积的水进行实验。记录并处理内数据如图4。


   

(6)______。(氧气密度为,忽略其它因素的影响)。
(7)由图4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活动三】制作供氧器
(8)综合分析,选用过碳酸钠作制氧剂的理由是______
(9)学习小组利用身边物品自制了如图5的简易供氧器。与真实产品对比中,形成的观点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产氧和洗气装置组合不用一体化B.内部气体流向采用高进低出方式
C.特定需求是选择制氧方法的重要依据D.制氧机要符合美学、工程、安全等标准
2023-06-14更新 | 1629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真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实验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实验题
6
科学探究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身边的化学物质
1,2,3,4,5,6,7,8,9,10
2
物质的化学变化
2,3,7,8,10
3
化学实验
2,3,5,6,7,9,10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实验题
10.4二氧化碳的检验、验满及净化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  碱的通性
3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盐类参与的反应  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  气体发生、收集装置
40.65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  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二氧化碳的检验、验满及净化
50.65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  启普发生器原理及使用  万用瓶的使用
60.65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  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浓硫酸做干燥剂  常见仪器及制材的辨认
100.1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  对比实验
二、科学探究题
2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浓硫酸做干燥剂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  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
70.4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  碳酸根离子的验证  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
80.65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及实验
90.65酸的通性  强碱露置在空气中的变质  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