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二模考试化学试题
安徽 九年级 二模 2024-04-19 27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构成的奥秘、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中国诗词和谚语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中只涉及化学变化
B.“两编千片白雪茧,六百二斗青铜钱”中的“青铜”属于金属材料
C.“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D.“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在加热条件下也不能与O2发生反应
2024-04-19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二模考试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2.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有关物质的应用不合理的是

A.纯棉T恤吸水透气B.用烧碱保护树木C.利用燃料燃烧烹饪D.自行车链条涂油防锈
A.AB.BC.CD.D
2024-05-04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二模考试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3. 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24年我国环境日的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行为符合环保要求的是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提高粮食产量
B.垃圾分类处理,做到变废为宝
C.废弃塑料深埋处理,美化生活环境
D.工业废气直接排放,提高经济效益
2024-04-19更新 | 13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二模考试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4. 在配制稀硫酸并制备氢气的实验中,下列装置和实验操作正确并规范的是
A.量取浓硫酸   B.稀释浓硫酸   
C.制取氢气   D.干燥氢气   
2023-06-20更新 | 1765次组卷 | 45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真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5. 铷(Rb)原子钟被称作北斗卫星的“心脏”。如图为铷的元素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铷原子核内中子数为37
B.氯化铷的化学式为RbCl3
C.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7g
D.铷元素的化学性质与钠元素相似
2024-04-19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二模考试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6.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生产氮肥
B.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C.氢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D.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2024-04-19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二模考试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7. 橙子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已知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在水溶液中不稳定,易被氧化,遇光、热等会加速氧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C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3∶4∶3
B.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维生素C含量高的鲜榨橙汁,最好避光、低温保存
D.维生素C容易被氧化,因此常用作氧化剂
2024-04-1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二模考试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8. 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都由碳元素组成,因此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
B.某金属与盐酸反应比铝与硫酸反应快,因此该金属的活泼性比铝强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此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因此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9. 载人航天器中利用如图所示的“氧再生系统”处理宇航员排出的H2O和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器1中发生了化合反应
B.反应器2中消耗和生成的个数比为1∶1
C.反应过程中各元素化合价均不改变
D.该系统实现了排出的H2O和CO2的再利用,并为航天员提供O2
2024-04-19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二模考试化学试题
10.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与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试剂与操作方法
ANaCl(泥沙)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CO2(水蒸气)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固体
CCaCl2溶液(盐酸)加入足量碳酸钙固体,过滤
D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粉
A.AB.BC.CD.D
2024-04-19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二模考试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1. 利用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碳及其部分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木炭在充足的O2中燃烧,是因为发生了反应①
B.打开“雪碧”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可能发生了反应②
C.用石灰浆刷墙,一段时间后墙壁变硬了,是因为发生了反应③
D.煤炉上层会产生蓝色火焰(如图2),可能发生了反应④
2024-04-19更新 | 12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二模考试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2. 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用途,溶解度是描述物质溶解性质的重要数据。依据表1、表2提供的信息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表1: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浓解度表
温度/℃0102030
溶解度/gCa(OH)20.1850.1760.1650.153
KNO313.320.931.645.8
NaCl35.735.836.036.3
表2:溶解度的相对大小(20℃)
溶解度/g<0.010.01~11~10>10
一般称为难溶微溶可溶易溶
A.表1中的三种物质均属于易溶物质
B.农业上常用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该溶液为20℃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C.10℃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升高温度至30℃,溶液变浑浊
D.海水晒盐的原理是通过升高温度改变氯化钠的溶解度使其结晶
2024-04-1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二模考试化学试题

二、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13.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乙醇()俗称酒精,是一种具有特殊气味、易挥发、易燃烧的液体。用淀粉等原料进行发酵制酒,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近代有机工业的发展,利用炼焦油、石油裂解所得的乙烯来合成乙醇,能大量节约粮食。乙醇还能利用生物能源转化技术生产,可减少非再生化石能源的使用。把工业酒精与生石灰混合,再采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得到纯度达99.5%的乙醇。将乙醇和汽油混合配成乙醇汽油,不但可以节省石油资源,还能有效地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1)乙醇的化学式的微观意义是______(写1点即可)。
(2)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具有特殊气味、易挥发属于乙醇的物理性质
B.工业酒精提纯为无水乙醇时,加生石灰的目的是除去工业酒精中的水分
C.使用乙醇汽油可以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D.100mL水和100mL乙醇混合后体积等于200mL
(3)酒精易燃烧,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酒精蒸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体积分数)为3.28%~18.95%;浓度为75%的酒精溶液能有效杀菌消毒。结合资料分析,夏天在家用汽车内喷洒酒精溶液消毒,比冬天更易引发爆燃危险,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2024-01-25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三、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实验题 | 较易(0.85)
14. 为证明CO具有还原性,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
①用甲酸与浓硫酸微热可生成CO,化学方程式为:HCOOHCO↑+H2O。
②HCOOH的熔点为8.6℃,沸点为100.8℃。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方框A中应选择______(填“A1”、“A2”或“A3”)装置制取CO气体,然后与B装置对接完成实验。
(3)实验中B装置硬质玻璃管中有红色固体生成,证明CO具有还原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若实验时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未出现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5)该装置存在一定缺陷,你认为是______
2024-04-19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二模考试化学试题

四、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流程题 | 较难(0.4)
15. 金属回收再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途径。某工厂利用废镍材料回收镍(Ni),该废镍材料中含有Ni及少量Fe、Cu,流程如图所示(部分产物略去)。

请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2)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氧化”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H2SO4+H2O2=Fe2(SO4)3+2X,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
(3)写出“除铁”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Ni、Fe、Cu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
(5)已知Fe3+和Ni2+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时的pH如表。“除铁”过程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通过调节溶液的pH使Fe3+完全沉淀而Ni2+不沉淀,则pH的范围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开始沉淀时的pH完全沉淀时的pH
Fe3+2.73.2
Ni2+7.28.7
A.2.7≤pH<3.2B.3.2≤pH<7.2C.7.2≤pH<8.7
2024-04-20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二模考试化学试题

五、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科学探究题 | 较难(0.4)
16.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铁的性质,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实验1】探究镁在空气中燃烧
(1)称量打磨后的镁条和石棉网的质量为m1,然后在空气中点燃铁条,镁条燃烧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结束后将所得物质与石棉网一起再次称量,质量为m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应大于参加反应的镁条的质量,而实验事实是m2<m1,原因可能是______
【实验2】探究镁与稀盐酸的反应
(2)将过量的镁条打磨后放入锥形瓶中(如图1),再将注射器中的稀盐酸全部压入锥形瓶中,通过数字传感器测定实验中密闭容器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装置组装完成后,在加入打磨后的镁条和稀盐酸的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3)写出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根据图2信息,小组同学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c点时镁条与稀盐酸反应已结束
B.cd段容器内压强逐渐减小,可推测镁条与盐酸反应放热
C.d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MgCl2和HCl

实验2结束后发现锥形瓶内有“灰白色沉淀”。经查阅资料,该灰白色沉淀是碱式氯化镁[Mg(OH)Cl]。碱式氯化镁不溶于水,能溶于酸,受热易分解生成MgO和HCl气体。
(5)实验2中生成碱式氯化镁[Mg(OH)Cl]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6)设计实验证明“灰白色沉淀”中含有碱式氯化镁,写出实验步骤和预期的现象:______
2024-04-19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二模考试化学试题

六、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7. 为测定某造纸厂废水中NaOH的质量分数,同学们进行以下实验:取100g废水于锥形瓶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再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加9.8%的稀硫酸,溶液红色褪去即停止滴加,共消耗稀硫酸的质量为50g。
(1)计算该废水中NaOH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实验结束后,小华同学测得溶液的pH=6,则同学们计算得出的氢氧化钠质量分数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024-04-19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二模考试化学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构成的奥秘、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2
填空与简答
2
实验题
1
科学探究题
1
计算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物质的化学变化
2
物质构成的奥秘
1,5,7,9,13
3
身边的化学物质
4
化学与社会发展
5
化学实验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  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常见合金  金属与氧气反应单选题
20.85金属的防锈措施  几种常见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常见物品质材的辨别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际应用单选题
30.65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三废”处理  合理使用化肥与农药  垃圾分类(上海)单选题
40.94浓硫酸的稀释  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气体发生、收集装置  万用瓶的使用单选题
50.65原子中各类微粒的数值关系  最外层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  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  化学式书写及读法单选题
60.85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  石墨的相关知识  氢气的用途  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钙单选题
70.85还原剂、氧化剂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比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分数单选题
80.65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金属与酸反应原理  溶液的基本特征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单选题
90.65分解反应  化学方程式含义  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  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单选题
100.65金属与氧气反应  碱的通性  盐类参与的反应  过滤单选题
110.85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及实验  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及实验  碳及其化合物间相互转化单选题
120.85结晶分离混合物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溶解度的相关计算单选题
二、填空与简答
13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化学式、分子式及涵义  乙醇科普阅读题
150.4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金属活动顺序理解和判断  酸的通性  碱的通性流程题
三、实验题
140.85二氧化碳的检验、验满及净化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  气体发生、收集装置  污染性、可燃性尾气的处理
四、科学探究题
160.4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及适用范围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金属与酸反应原理  酸的通性
五、计算题
170.85溶液和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溶液酸碱性及pH相关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