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一模化学试题
山东 九年级 一模 2024-04-20 84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构成的奥秘、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B.石蜡熔化C.铁钉生锈D.干冰升华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真题
3.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向盛有石灰石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固体逐渐减少并有气泡产生
C.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变浑浊
D.电解水时,电源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2023-06-26更新 | 520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化学真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解题方法
4. 下列化学用语说法正确的是
A.氦气——He2B.两个氮分子——2N
C.3个氧原子——O3D.2个镁离子——2Mg2+
2024-04-08更新 | 36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真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5. 部分蔬菜及水果中含有维生素A()。下列关于维生素A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A由三种元素组成
B.维生素A中含有1个氧分子
C.维生素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6g
D.维生素A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2:3
2023-12-22更新 | 634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化学真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6. 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中,下列做法与该博览会主题不一致的是
A.研发清洁能源
B.推广火力发电
C.提倡绿色出行
D.发展新能源汽车
2024-04-2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一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7. 2023年5月28日,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次商业载客飞行成功,C919在制造过程中使用了铝锂合金、钛合金、超高强度钢等大量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合金中一定只含金属元素B.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C.钛合金的硬度比纯钛更大D.超高强度钢属于一种铁合金
2023-08-10更新 | 1066次组卷 | 30卷引用:2023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化学真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解题方法
8.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燃烧都伴有发光、放热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则单质一定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
D.离子都是带电的粒子,则带电的粒子一定都是离子
2023-07-19更新 | 727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真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9. 下列物质用途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酒精作燃料B.用干冰制造舞台烟雾效果
C.液氨用于冷藏血液D.用铜丝作导线
2023-09-04更新 | 654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化学真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解题方法
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体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属于中和反应
D.带电的粒子都是离子
2023-08-25更新 | 29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化学真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解题方法
11. 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B.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质的性质决定,则考虑物质的用途时只需考虑其性质
C.锌粒和稀盐酸反应会产生氢气,则锌粒与稀硫酸反应也会产生氢气
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出现吸热现象,则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也会出现吸热现象
2023-10-13更新 | 30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青海省西宁市城区中考化学真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解题方法
12. 如图是“光催化固氮合成氨”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和丙都是氧化物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C.反应后原子数目增加
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
2023-09-28更新 | 1199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化学真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13.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表示反应前的质量,“”表示反应后的质量)

   

A.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1:16
2023-08-10更新 | 617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3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化学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