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B卷
海南 九年级 期中 2024-05-07 24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的化学变化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1. 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说法错误的是
A.用电子天平称取5.0g氯化钠
B.用50mL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C.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可增大溶解度
D.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洒出,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2023-04-01更新 | 9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2. 修建铁路的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铝制品表面应经常用钢刷擦洗
B.焊锡(锡铅合金)的熔点低,常用来焊接金属
C.钢轨的硬度小于纯铁的硬度
D.钢因为比生铁的含碳量高,所以应用范围更广
2021-07-16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必刷卷05-2021年中考化学考前信息必刷卷(兰州专用)
3. 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A.分别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中逐渐加入等浓度的过量的稀硫酸
B.向一定量的生铁中逐渐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C.向一定量的 MnO2中逐渐加入 H2O2溶液
D.向一定质量的 AgNO3和 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过量的 Zn 粉
2023-02-28更新 | 164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4. 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话不正确的是
   
A.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
B.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甲析出的晶体最多,丙无晶体析出
C.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乙﹥甲﹥丙
D.t2℃时,100g甲物质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200g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ABCD
区分的物质碳酸钠和碳酸钙石灰水与蒸馏水氧化铜与木炭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方案一观察颜色通入二氧化碳加入铁粉分别通入水中
方案二加稀盐酸蒸干分别通入氢气分别点燃
A.AB.BC.CD.D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6. 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C.t1℃时,在 50g 水中加入 15g 甲,可得到 65g 溶液
D.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7. 某蓝色溶液可能含有硫酸铜和氯化铜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探究溶质成分,先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之后滴入稀盐酸,所得沉淀的质量随加入试剂总体积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段溶液的pH不变
B.b~c段两种沉淀的质量都在减少
C.d点的溶质有两种
D.该蓝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可能含有氯化铜
8. 某同学为了探究微粒性质,按图示进行实验,并借助传感器测得U型管a、b中氨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X对应的U型管为a
B.实验证明了微粒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C.湿棉花的作用是吸收NH3,减少NH3对空气的污染
D.0﹣1分钟,因为微粒静止不动,所以氨气浓度为零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名校
解题方法
9. 做实验一定要注意先后顺序,如果先后顺序错误,可能会导致实验失败,甚至产生严重后果。下列有关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收集氧气时,先将导管伸入装满水的集气瓶中,再点燃酒精灯
B.加热时,先对试管进行预热,再对准药品部位进行加热
C.先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实验完毕,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名校
解题方法
10.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烧碱B.食盐C.酒精D.植物油
2023-05-03更新 | 57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周南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攀登者人才孵化素质诊断(二)(期中)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