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6届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九年级初中学生素质教育特长展示测评化学试卷
山东 九年级 竞赛 2017-05-23 568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1. 表示质子数为Z,相对原子质量为A的一种原子。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核内有19个中子B.互为同位素
C.是同种元素D.核外电子数相同,互为同位素
2017-05-19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九年级初中学生素质教育特长展示测评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2. 人类的科学技术和文明就要进入一个崭新的新纪元。2010年5月20日,一个由华人参与的研究团队宣布:世界首例人造生命——“辛西娅(Synthia)”诞生。科学家将一种细菌的DNA分子解码,并复制、改进,形成完全人工合成的新DNA分子,再将人造DNA分子移植到另一受体细菌中,形成一种全新的生命。下列对该事件的认识错误的是
A.化学的价值之一是可以帮助人类认识物质,改造物质和应用物质
B.正是因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人们才可以合成新的DNA分子
C.利用化学方法,我们可以制造出新的分子,也能制造出新的原子
D.人造生命不同于原有生命,说明不同的DNA分子性质不同
2017-05-19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九年级初中学生素质教育特长展示测评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3. 化学概念相互间存在如下3种关系。下列对概念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②含氧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③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④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⑤化合物与酸碱盐属于包含关系
A.①②B.③④C.②⑤D.①⑤
2017-05-19更新 | 316次组卷 | 2卷引用:2016届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九年级初中学生素质教育特长展示测评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4. 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 2NaOH +H2↑+ Cl2↑,在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不存在的物质种类是
A.B.C.D.单质
2017-05-19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九年级初中学生素质教育特长展示测评化学试卷
5. 三甲基一氯硅[(CH3)3SiCl]是一种生产有机硅化合物的原料,遇明火或氧化剂会引起爆炸,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硅和氯化氢,与水接触可产生雾状盐酸。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保存三甲基一氯硅时应密封防水
B.扑灭三甲基一氯硅引发的着火,应使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剂,并用弱碱性水处理
C.三甲基一氯硅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三甲基一氯硅是高分子化合物
2017-05-19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九年级初中学生素质教育特长展示测评化学试卷
6. 芯片是“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单质硅为材料制成的。制取高纯硅的化学方程式为:①
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中,C是还原剂B.高纯硅是金属单质
C.②③的目的是将粗硅提纯D.①②③都属于置换反应类型
2017-05-19更新 | 2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九年级初中学生素质教育特长展示测评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7. 碳-14原子核中含6个质子与8个中子,生物体死亡后,体内含有的碳-14会逐渐减少(称为衰变),在衰变时,一个中子变成1个质子,形成新的原子核。因此科学家可通过测量生物体遗骸中碳-14的含量,来计算它存活的年代,这种方法称之为放射性碳测年法。下列关于衰变后的新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原子核, 含7个质子,8个中子B.氧原子核,含7个质子,8个中子
C.碳原子核,含6个质子,7个中子D.氮原子核,含7个质子,7个中子
2017-05-19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九年级初中学生素质教育特长展示测评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8. 某些金属氢化物与水反应可生成碱和氢气,如:RH + H2O=ROH + H2↑。则CaH2与足量K2CO3溶液之间发生反应的产物有
A.Ca(OH)2 和H2B.KOH 和Ca(OH)2
C.CaCO3、KOH 和H2D.Ca(OH) 2、CaCO3和H2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9. 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温度t3 ℃ 时,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B.将t1 ℃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两溶液仍然都是饱和溶液
C.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不管温度升高还是降低,均有晶体析出
D.t1℃时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 ℃,最终只有乙有晶体析出
2017-05-19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九年级初中学生素质教育特长展示测评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10. 已知复分解反应可进行。常温下,测得相同浓度的下列五种溶液的pH:
溶质NaHCO3CH3COONaNaClONaCNNa2CO3
pH8.68.810.311.111.6
复分解反应规律之一:碱性较强的物质可以生成碱性较弱的物质。依照该规律和上表中数据,请你判断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A.
B.
C.
D.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11. 下列图象与对应实验完全吻合的是
A.①往一定量的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B.②将一定量的不饱和KNO3溶液恒温蒸发水
C.③向一定量CuSO4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D.④用两份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甲加少量MnO2
2019-01-30更新 | 988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南宁卷)化学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12. 小明为探究金属与盐的反应,将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M的粉末放入AgNO3与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发现,溶液呈现无色,溶液底部有少量固体粉末;过滤后在滤渣和滤液中分别加入适量稀盐酸,滤渣中有无色气体产生,滤液中无沉淀产生。结合实际现象判断,小明得出的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 可能含有铜离子B.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银和铜
C.滤渣中一定不含有金属MD.加入的金属M 可能是单质铁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3. 下面右图中,四圆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一种溶液,两圆的相交部分为两溶液混合后出现的主要实验现象,下表中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A

Na2CO3

H2SO4

Ba(OH)2

石蕊

B

Na2CO3

HCl

Ca(OH)2

CuSO4

C

Na2SO4

HCl

Ba(OH)2

石蕊

D

HCl

Na2CO3

Ca(OH)2

酚酞

A.AB.BC.CD.D
2011-05-11更新 | 155次组卷 | 15卷引用:2011届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区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4. 在pH=1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K+、Fe3+、Cl-B.K+、Na+、OH-
C.Ba2+、Na+D.Ca2+、Cl-
2017-05-19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九年级初中学生素质教育特长展示测评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5.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Cl2、Na2SO4 及泥沙等杂质,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以下顺序正确的
A.①④②⑤③B.④①②⑤③C.⑤④②①③D.⑤②④③①
2017-05-19更新 | 2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九年级初中学生素质教育特长展示测评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16. A、B两种混合粉末,质量分别为m1,m2。A由CaCO3和KHCO3组成,B由MgCO3和NaHCO3组成。将A、B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均为w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m1 = 6m2B.混合物A中CaCO3和KHCO3质量比一定为1:1
C.ml  m2D.混合物B中MgCO3和NaHCO3质量比可为任意比
2017-05-19更新 | 2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九年级初中学生素质教育特长展示测评化学试卷

二、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17. 化学反应中,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其中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作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作氧化剂。
(1)根据化合价是否变化分析,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序号)________
A、2Mg+O2 2MgO B、CaO+H2O═Ca(OH)2 C、2H2O 2H2↑+O2
D、CaCO3 CaO+CO2↑ E、H2+CuO Cu+H2O F、HCl+NaOH═NaCl+H2O
(2)如图是化学兴趣小组通过自主学习构建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图。

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代表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②代表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③任意写出一个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其中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_
(3)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C12+2NaBr=2NaCl+Br2 ;I2+Na2S=2NaI+S↓;Br2+2KI=2KBr+I2,由此可判断:
①S、C12、I2、Br2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反应不能进行的是___________
A、C12+2NaI=2NaCl+I2
B、I2+2NaBr=2NaI+Br2
C、Br2+Na2S=2NaBr+S
D、C12+K2S==2KCl+S↓
2017-05-19更新 | 2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九年级初中学生素质教育特长展示测评化学试卷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8.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我们对它进行研究:

(1)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结构相似的同族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A.C和Ne          B.Be和Mg          C.Al和Si            D.F和S
(2)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符号各一个:阳离子__________,阴离子__________
(3)研究表明,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变弱,非金属性增强;同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在C、N、F、Al、Na、Be、S、Cl几种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非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
2017-05-19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九年级初中学生素质教育特长展示测评化学试卷
19. 小亮同学在实验室中制取CO2气体后,对废液进行后续探究,他向一定质量的含CaCl2和HCl的废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 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溶液的pH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b→c段表示生成______ (选填“气体”或“沉淀”)的过程;
(2)图1中c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 (写化学式);
(3)图1中o→a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用图2中___________段表示。
2017-05-19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九年级初中学生素质教育特长展示测评化学试卷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较易(0.85)
20. 一定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若C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该反应中生成的C和D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在金属铂(Pt)催化和加热条件下,A和B发生反应,若C为氮的正二价氧化物,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5-19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九年级初中学生素质教育特长展示测评化学试卷
21. 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CO和CO2的分离和干燥。现只有稀盐酸、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如图所示装置中a是弹簧夹,b是分液漏斗活塞):
   
(1)①先关闭b打开a;②通入混合气体,则乙中排出_____________气体。
(2)若获得另一种气体,混合气体通入完毕后,应继续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丙中盛放的溶液为_________,此刻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017-05-19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九年级初中学生素质教育特长展示测评化学试卷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22. 课外小组的同学设计用氢氧化钠溶液来捕捉二氧化碳,其基本过程如下(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捕捉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个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化学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整个捕捉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名称)
2017-05-19更新 | 2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九年级初中学生素质教育特长展示测评化学试卷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较易(0.85)
名校
23. 现有氧化钙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质量为100g,将其高温煅烧至碳酸钙完全分解,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4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三、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4. 为探究双氧水浓度对双氧水分解速度的影响。有关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双氧水的质量双氧水的浓度MnO2的质量待测数据
50.0g1%0.1g9 mL
50.0g2%0.1g16 mL
x4%0.1g31 mL
(1)表格中x的值应为________
(2)待测数据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下列仪器中选择合适的装置的并加以组装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4)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双氧水浓度越大,双氧水分解越快。
2017-05-19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九年级初中学生素质教育特长展示测评化学试卷
25. CaO和NaOH固体的混合物,俗名“碱石灰”,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碱石灰在空气中久置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而变质。某实验小组为确定一瓶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流程。

(1)固体A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问题与探究】过滤后滤液中会有哪些溶质?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同学们提出以下猜想
①NaOH ②Na2CO3 ③NaOH和Na2CO3
④Ca(OH)2________ ⑤NaOH、 Na2CO3 、Ca(OH)2
你认为该猜想________一定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与探究】
甲同学: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少许几滴稀盐酸,没有立即产生气泡,甲同学判断溶液B中的溶质一定没有Na2CO3。小红同学认为该同学结论不严密,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a(OH)2溶液,看到______________现象,他认为B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
为进一步帮助乙同学确认溶液B中是否含NaOH,你的实验设计是: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无色溶液B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____________溶液,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③正确
2017-05-19更新 | 3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九年级初中学生素质教育特长展示测评化学试卷

四、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6. 化验员对某市售补钙剂进行检验,想测定其含量是否达标,如图是某补钙药品的部分说明书。在实验室中取10片钙片研碎后放于烧杯中,将100g稀盐酸分五次依次加入烧杯中,并不断搅拌,称量,将得到的有关数据记录如下(钙片中其它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
稀盐酸的质量/g020406080100
烧杯中剩余物质质量/g1029.1248.2467.3686.48106.48
   
请你根据题给信息和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将钙片研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
(2)完全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g。
(3)试通过计算说明(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①该品牌钙片含量是否达标_________        
②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4)如果按用量服用,服用者每天通过该补钙剂摄入钙元素的质量为______g。
2017-05-19更新 | 2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九年级初中学生素质教育特长展示测评化学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

试卷题型(共 26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6
填空与简答
7
科学探究题
2
计算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物质构成的奥秘
2
物质的化学变化
3
身边的化学物质
4
化学与社会发展
5
化学实验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原子的构成  元素的概念单选题
20.85化学研究对象  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单选题
30.85氧化反应  复分解反应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  氧化物的定义单选题
40.85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  酸的定义  碱的定义  盐的定义单选题
50.85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  高分子化合物  灭火原理与方法单选题
60.85置换反应  还原剂、氧化剂  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分类单选题
70.85原子中各类微粒的数值关系单选题
80.65盐类参与的反应单选题
90.65结晶分离混合物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判断  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质质量分数概念单选题
100.65溶液酸碱性及pH相关关系单选题
110.4制取氧气实验的图像问题  图像分析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碱的通性  溶液酸碱性及pH相关关系单选题
120.65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盐类参与的反应单选题
130.65酸的通性  根据碱的性质推断其他物质的性质  酸碱指示剂的应用  盐类参与的反应单选题
140.65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与应用  溶液中物质是否共存相关判断  常见物质的颜色单选题
150.65盐类参与的反应  粗盐的精制单选题
160.65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质量比  盐类参与的反应单选题
二、填空与简答
170.65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填空题
180.65离子符号的含义及书写  元素周期表结构及简单规律  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及结构示意图的综合考查填空题
190.65溶液酸碱性及pH相关关系  盐类参与的反应填空题
200.8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填空题
210.65碱的通性  盐类参与的反应填空题
220.85化合反应  复分解反应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及实验填空题
230.85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分数填空题
三、科学探究题
240.85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  氧气的制取中装置的选择
250.4强碱露置在空气中的变质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  盐类参与的反应  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
四、计算题
260.65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溶质质量分数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