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到实验室去: 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全国 九年级 课后作业 2019-08-23 27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身边的化学物质

一、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 酸、碱与指示剂作用
实验现象与结果:(1)稀盐酸、稀硫酸、白醋、拧檬汁都能使石蕊试液变_____色,使酚酞试液_____,溶液的pH_____7。
(2)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肥皂水都能使石蕊试液变_____色,使酚酞试液变_____色,溶液的pH_____7。
(3)自来水、蔗糖水、食盐水都不能使石蕊试液、酚酞试液变色,溶液的pH_____7。
2019-08-20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到实验室去: 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较易(0.85)
2. 酸碱中和反应
(1)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盐酸和稀硫酸,测pH值,其pH_____
(2)向上述溶液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同时测pH,直到pH等于7时,停止滴加氢氧化钠。
实验结论: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019-08-2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到实验室去: 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二、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实验题 | 较难(0.4)
3. 酸、碱的其他化学性质
(1)向镁条、石灰石、生锈铁钉、碳酸钠溶液中分别滴加稀盐酸,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将稀盐酸换成稀硫酸,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镁条石灰石生锈铁钉碳酸钠溶液
稀盐酸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稀硫酸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酸除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外,还能与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
(2)向氯化铜溶液、碳酸钠溶液和生锈铁钉中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氢氧化钙溶液,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氯化铜溶液碳酸钠溶液生锈铁钉
氢氧化
钠溶液
现象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_____————
氢氧化钙
溶液
现象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实验结论:碱除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外,还能与_____反应,与_____不发生反应。
2019-08-20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到实验室去: 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三、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科学探究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4. 学习盐酸的化学性质后,小娟做如下实验: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
黑色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呈_____盐酸与氧化铜发生了化学反应
加入稀盐酸后,未观察到明显现象;滴入酚酞后,溶液变红色盐酸与氢氧化钠未发生化学反应

将步骤Ⅰ、Ⅱ的废液混合
有沉淀生成,溶液仍为红色生成沉淀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_____(酚酞除外)
【实验反思】
小勇认为小娟实验步骤Ⅱ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_____,于是小娟另取试管重新做了步骤Ⅱ的实验,在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后,继续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振荡。当观察到_____时,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从微观角度看,此反应的实质是_____
实验结束后,小娟将步骤Ⅲ烧杯中的溶液进行了过滤,并向所得溶液中加入_____再倒掉,以防止环境污染。
科学探究题 | 较难(0.4)
真题
5. 小东、小林和小雨同学对氢氧化钠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现象很感兴趣,决定做实验进行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到底是哪一种粒子使酚酞溶液变红?实验中可供使用的用品有盐酸、氯化钠溶液、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酚酞溶液及若干支试管。
【提出假设】假设(1):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H2O。
假设(2):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Na+
假设(3):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________
小东认为不做实验即可说明假设(1)不成立,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完成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
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向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2)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小雨认为向实验步骤(1)后的试管中加入盐酸也可得出正确结论,你同意她的观点吗?___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
【实验拓展】
小林将酚酞溶液滴入碳酸钠溶液中,发现溶液也变红。他们经过分析、讨论、归纳,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2016-11-28更新 | 981次组卷 | 3卷引用: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黄冈卷)化学
科学探究题 | 较难(0.4)
6.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图示装置及步骤验证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
I.将注射器内的液体注入A中的锥形瓶。
II.打开K1,观察到C中部分红色溶液沿导管倒吸入A,片刻后回流停止。
Ⅲ.打开K2,观察到B中溶液倒吸入A、C中,液面稳定后观察到A中溶液仍为红色,C中溶液变为无色。
同学们对相关问题分组展开如下探究。
探究环节甲组的探究乙组的探究
[提出问题]A中使酚酞变为红色的物质是什么?C中溶液为什么变成无色?
[做出猜想]猜想一:Na2CO3
猜想二:Na2CO3和NaOH
猜想一:实验过程中酚酞变质了
猜想二:溶液中的NaOH反应完了
[实验验证]小鹏取少量A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若观察到______,证明猜想二成立。小丽认为用Ba(OH)2溶液也可证明猜想二成立,小鹏认为小丽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1)取少量C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 溶液又变为红色,证明猜想一不成立。
(2)用pH试纸测定C中溶液的酸碱度,若pH___7,证明猜想二成立。

【反思交流】(1)甲、乙两组同学的实验证明了NaOH能与稀盐酸、CO2发生反应;A中溶液里一定还存在NaCl。写出NaOH与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实验步骤]中的现象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
【拓展迁移】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或检验_____的方法来证明反应发生了。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身边的化学物质

试卷题型(共 6题)

题型
数量
填空与简答
2
实验题
1
科学探究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身边的化学物质
1,2,3,4,5,6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填空与简答
10.85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  溶液酸碱性及pH相关关系填空题
20.85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微观本质填空题
二、实验题
30.4酸的通性  碱的通性
三、科学探究题
40.65酸的通性  碱的通性
50.4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
60.4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及实验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  溶液酸碱性及pH相关关系  盐类参与的反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