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怎样解实验类计算题
全国 九年级 专题练习 2019-09-15 24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实验

一、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较难(0.4)
1. 某同学为测定12g含杂质的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利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氢气,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有关的实验探究(提示:3H2+Fe2O3 2Fe+3H2O杂质不参加反应,假定每步均完全反应或吸收).请回答有关问题:

得到如下数据:
装置BC
反应前质量86.3g284.2g
反应后质量83.9g286.9g

(1)请计算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步骤,计算结果精确到0.l%)_______
(2)该实验还可测定组成水的各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请用表中实验数据列式表示出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用化简);若玻璃管中的氧化铁没有完全反应,则求得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会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016-11-28更新 | 1511次组卷 | 2卷引用:2013届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二、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计算题 | 较难(0.4)
真题
2. 将一定质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将生成物依次通入盛有足量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实验测得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增重5.4克,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增重8.8克。试计算:
(1)混合气体中甲烷的质量(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________
(2)混合气体中甲烷和一氧化碳的质量之比为______,混合气体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
2014-07-01更新 | 1143次组卷 | 4卷引用: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化学

三、综合应用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应用题 | 较难(0.4)
3. 汉墓出土青铜器表面一些有绿色物质,该物质俗称“铜绿”,其化学组成为。小明同学研究该物质时做了下列实验。
【实验一】取2.22g“铜绿”固体,向其中加入足量的7.3%的稀盐酸,使固体完全溶解。反应方程式为:,试求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____
【实验二】(1)另取“铜绿”固体加热使其分解,绘制出固体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图。如图所示到时全部变为黑色固体,则此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总质量为_____g。
   
(2)根据上图,计算并推理出升温到后,BC段残留固体的合理化学式_____(要求有计算过程)。
2019-09-13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怎样解实验类计算题
综合应用题 | 困难(0.15)
4. 某实验小组为测定铜和氧化铜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用干燥纯净的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所需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上图连接成整套装置,连接顺序依次为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2)A装置中实验前混合物质量为2.5g,实验后的剩余固体质量为2.1g,则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某同学用装置增加的质量来计算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计算的结果会____。(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2019-09-13更新 | 265次组卷 | 1卷引用:怎样解实验类计算题

四、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5. 有CO、CO2和N2的混合气体12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使该混合气体与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完全反应,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
A.50 gB.100 gC.150 gD.200 g
2019-12-14更新 | 497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5届山东省济南市槐荫中学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五、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计算题 | 较难(0.4)
6. 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计算样品中钠元素的质量。(提示
①氯化钠与盐酸不反应   ②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质量忽略不计)
2016-11-28更新 | 288次组卷 | 2卷引用:2011-2012学年北京市房山区九年级第一学期终结性检测化学试卷
计算题 | 适中(0.65)
7. 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计算生石灰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___。(不考虑其他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2019-09-1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怎样解实验类计算题
计算题 | 适中(0.65)
8. 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过程②中产生气体的原因是______。
(2)计算溶液A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______。
2016-11-28更新 | 924次组卷 | 3卷引用:2013-2014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六、综合应用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应用题 | 困难(0.15)
9. 阳光牌小包装“脱氧剂”成分为Fe粉、活性炭及少量NaCl、水。使用一段时间后,其中的Fe粉会转变成Fe2O3而变质。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使用过的阳光牌“脱氧剂”的变质程度(已变质的Fe粉占变质前Fe粉的质量分数),设计并进行如下探究过程。
步骤(1)取食品包装袋中的阳光牌“脱氧剂”一袋,将里面的固体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滤渣。
步骤(2)取步骤(1)中的滤渣8.0g,加入足量的稀H2SO4与滤渣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固体1.2g。
步骤(3)取步骤(2)中的滤液,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得到的固体经洗涤后转移到坩埚中,充分加热、冷却、称量,得到8.0gFe2O3(注:滤液中的Fe元素已全部转化为Fe2O3)。
求(1)滤渣中Fe和Fe2O3两种物质的总质量____
(2)该“脱氧剂”在未变质时,Fe粉和活性炭的质量之比____
(3)该“脱氧剂”的变质程度____

七、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计算题 | 较难(0.4)
真题
10. 某化学小组为测定一瓶失去标签的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定。
实验设计:
甲组:取纯净碳酸钙粉末5g于烧杯中,加入20g该盐酸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剩余固体3g。
乙组:取纯净碳酸钙粉末5g于锥形瓶中,将20g该盐酸溶液加入分液漏斗,利用测定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20℃、标准大气压)计算盐酸浓度。装置示意图如下:

数据处理:
(1)请利用甲组数据计算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乙组计算结果略小于甲组。经过多次实验仍得到相同结果(忽略量筒引起的误差),可能的原因是__        
2016-11-28更新 | 1760次组卷 | 5卷引用: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省雅安卷)化学

八、综合应用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应用题 | 困难(0.15)
11. 现有HCl与CaCl2的混合溶液,为了分析混合溶液中HCl与CaCl2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

【实验数据】实验共记录了两组数据:
第①组,气体吸收完全后,NaOH溶液质量增加4.4g。
第②组,沉淀完全后,经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10g。
根据实验设计及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
(1)混合溶液中H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只写结果)。
(2)混合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为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实验中混合溶液与Na2C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不考虑过滤中的损失。只写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4)若在100g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的溶液,请你在图上画出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的关系图。____
2019-09-13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怎样解实验类计算题

九、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实验题 | 较难(0.4)
真题
12. 在一堂化学实验课上,老师为每组同学分别提供了一瓶氢氧化钠溶液,让他们用1%的稀盐酸来测定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以下是几组同学的设想及做法:
(1)甲组同学的实验如下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5g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

请回答:
①酚酞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②边滴加稀盐酸,边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
③当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时,共用去了稀盐酸7.3g,则甲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用百分数表示)。
(2)乙组同学的设想是: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通过用pH试纸多次测定溶液pH的办法,达到实验目的。
①下列使用pH试纸的方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 将pH试纸剪成几段节约使用
B 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
C 将pH试纸放在干净的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D 将pH试纸润湿后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②由于用pH试纸需多次测定,较繁琐,且所测数值不够精确。在老师指导下,乙组同学取了5g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了数字化实验,由计算机描绘出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简单表示为下图)。

请回答:图中a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b点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_____(填离子符号);乙组同学要计算出本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除了要用到已有数据外,你认为还需要的数据是_____
(3)丙组同学在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中有少量气泡产生。这一“异常现象”激起了他们的探究欲望,通过实验证明:该组用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已经部分变质。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变质的原因______;若要除去溶液中变质生成的杂质,请简要写出你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
2019-01-30更新 | 1558次组卷 | 4卷引用: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试卷(江苏连云港市)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难
考查范围: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实验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填空与简答
1
计算题
5
综合应用题
4
选择题
1
实验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物质的化学变化
1,2,3,4,5,6,7,9,11
2
身边的化学物质
3
物质构成的奥秘
2,3,7
4
化学实验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填空与简答
10.4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化学方程式与实验的计算  浓硫酸做干燥剂填空题
二、计算题
20.4化学方程式有关计算  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分数
60.4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化学方程式与实验的计算  盐类参与的反应
70.65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分数  计算混合物中物质或元素的质量分数
80.65溶液和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钙
100.4制取二氧化碳原理的拓展  溶质质量分数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三、综合应用题
30.4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分数
40.15化学方程式与实验的计算  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  浓硫酸做干燥剂
90.15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及适用范围  酸的通性  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
110.15化学方程式与实验的计算  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钙
四、选择题
50.65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单选题
五、实验题
120.4中和反应相关实验与计算  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的判断  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与pH的测定  盐类参与的反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