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辽宁 九年级 二模 2020-02-15 313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分离空气B.石油分馏C.煤的干馏D.水的蒸馏
2020-02-15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2. 欲证明生石灰中含有未烧透的石灰石,最简单的方法是
A.加热B.加水C.滴加盐酸D.加指示剂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真题
解题方法
3. 食品包装袋的制造材料聚乙烯属于下列物质中的(  )
A.天然纤维B.塑料C.合成纤维D.合成橡胶
2019-01-30更新 | 768次组卷 | 6卷引用: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成都卷)化学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4.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糖类的是
A.油脂B.淀粉C.纤维素D.蔗糖
2020-02-1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5. 若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为减轻毒性,最好服用下列物质中的
A.肥皂水B.鸡蛋清C.洗洁精D.矿泉水
2020-02-1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6. 今有下列①②③④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其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表示了四种元素
B.②表示阳离子
C.③表示金属元素
D.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
2020-02-15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7. 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法,其中方案一不可行、方案二可行的是
选项ABCD
实验目的清洗铁制品表面的斑斑锈迹除去一氧化碳中少量水蒸气鉴别水和氯化钠溶液验证金属铁、铜的活动性
方案一用适量的稀盐酸点燃试验其导电性用铁和氢氧化铜
方案二用适量稀硫酸通过NaOH溶液滴加石蕊试液铁、铜、硝酸银溶液

A.AB.BC.CD.D
2020-02-1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8. 下图是构成气体物质微粒的示意图,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   B.   C.   D.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熔点很高
B.将金属制成合金可以大大改进合金的性能
C.高炉炼铁产生的废气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D.古代钱币不用铁铸造的化学原因是冶铁困难
2020-02-1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10.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种溶液中只能含有一种溶质
B.析出晶体后的溶液就变成了不饱和溶液
C.酒精溶液不导电是因为其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粒子
D.高锰酸部溶液的紫红色就是高锰酸根离子在溶液中的颜色
2020-02-15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11. 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下图a、b、c、d四条线,可能是α粒子在该实验中运动轨迹的是
A.abcdB.abcC.bcdD.ad
2020-02-1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13. 某小组探究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曲线。则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观点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滴入到盐酸中
B.a点时的溶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C.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反应
D.c点时的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
2020-02-15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二、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科学探究题 | 适中(0.65)
14. 在小明老家至今还有用作贮藏的地窖,当他学过二氧化碳知识后,及时科普了爷爷、奶奶,并且还主动参与了当地的课外活动小组,他们共同完成了如下实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若要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首先要做的实验是___
A用手电筒照明             B手持燃着蜡烛
C端入一大盆水             D把狗狗推进去
(2)同学们对地窖充满了好奇,决定要设计方案亲自测出其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①取样:从地窖中用集气瓶迅速取回一瓶气体样品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测定:用150mL的注射器从集气瓶中抽取100mL气体样品,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待推出所有气体并充分反应后,量筒内水的体积为99mL。

③估算:地窖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若较长时间在里面停留,对人体产生的不适症状为_______________
(3)若要进入含CO2较多的地方,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
2020-02-15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三、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15. A~I几种物质都是教材中涉及到的物质,它们相互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⑤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2-15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较易(0.85)
16. 下表是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020406080
氯化钠35.736.036.637.338.4
硝酸钾13.331.663.9110169
熟石灰0.190.170.140.120.09


(1)在上图中自己建立坐标系绘制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________________
(2)其饱和溶液随温度升高而析出固体,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2-1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17. 小亮用砂纸擦去铜片和锌片表面的氧化膜,用导线将铜片和锌片分别接到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上,然后再把锌片和铜片一起插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图示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所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把图示这样的装置就叫做原电池,最早使用的化学电池就是根据原电池原理制成的。
2020-02-15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四、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科学探究题 | 较难(0.4)
18. “暖宝宝”能在12小时内持续不断地释放热量,是畏寒者的理想保健用品。小红剪开一片密封完好的“暖宝宝”内包装并倒出其中的发热料,大致观察呈黑色粉末状;用磁铁靠近该粉末,发现有部分物质被吸引。她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大胆猜想】黑色粉末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一】(1)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并振荡,部分固体溶解并伴随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1)中未溶解固体灼烧,然后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其上方,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另取少量黑色粉末加水充分溶解、过滤,取所得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其可能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在“暖宝宝”发热料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测定发热料中铁的质量分数
【设计方案】下图是小组同学设计的两套实验装置,你认为更方便的是______________

【实验方法】取“暖宝宝”袋内发热料wg,使之与稀硫酸充分反应,测生成气体体积。
【实验操作】①连接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发热料和稀硫酸分别加入到烧瓶、分液漏斗中,记录量气管初始刻度。
③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足量稀硫酸至不再有气泡冒出为止。
④等恢复至室温状态下,再次记录量气管液面的最后刻度。
【数据处理】若当时实验条件下,氢气密度为dg.mL-1,体积为vmL。则该“暖宝宝”发热料中铁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误差分析】实验测得气体体积____________(填“合理”、“偏小”或“偏大”)。
【发热原理】“暖宝宝”所发出的热量主要还是来自于铁粉发生氧化(生锈)的过程,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Fe+3O2+6 ______=4Fe(OH)3 ,2Fe(OH)3Fe2O3+3H2O。
2020-02-15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科学探究题 | 适中(0.65)
19. 实验可以帮助同学们解决很多好多有趣的问题,兴趣小组的实验探究如下。
请问答下列问题:
(1)他们将2滴酚酞试液小心地加入了盛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发现溶液变为红色。
【合理猜想】碳酸钠溶液显________性。
【实验方案】乐乐设计了如下实验来验证碳酸钠溶液的酸碱度,请你和他一起完成实验。
①用镊子夹取pH试纸直接浸入碳酸钠溶液中,测得pH>7。
②取pH试纸于玻璃片上,先用蒸馏水润湿,然后再用玻璃棒随取碳酸钠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7。
③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用玻璃棒蘸取适量碳酸钠溶液在__________,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______________试纸显______色,测得pH______7。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总结反思】上述方案中操作不规范的是_________;从物质分类角度看,碳酸钠属于___________(填“酸”、“碱”或“盐”),它的溶液显碱性,说明碱性溶液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碱的溶液。
(2)真真同学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将稀盐酸滴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现有气泡产生。
④她认为该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其理由是____________
⑤为进一步确定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完全变质,实验方案报告设计如下: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或方程式实验结论
A.取少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________ 溶液部分变质
B.取少量上述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___________

⑥简述用该变质氢氧化钠溶液制取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2020-02-15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科学探究题 | 较难(0.4)
20. 新新化学兴趣小组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借助数字传感技术监测蜡烛从燃烧直到熄灭的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体积分数的变化。并根据数据绘制图像如下:结合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蜡烛燃烧前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____
(2)蜡烛是在____________时熄灭的,此时测得二氧化碳浓度为____________,此时密闭容器内含有的气体是____________
(3)由此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
(4)点燃两支长度不同的蜡烛,将其固定在桌面上。然后用玻璃杯将两支蜡烛罩在里面,发现较长的一支蜡烛先熄灭,短的蜡烛后熄灭。
【提出问题】导致高处蜡烛熄灭的原因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①可能是高蜡烛火焰附近二氧化碳浓度过大
②可能是高蜡烛火焰附近的氧气浓度太过低
【设计实验】③甲同学按照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先在空气中点燃两支蜡烛,然后用高玻璃杯罩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贴在杯子内部上方的滤纸条先褪色。由此说明高蜡烛火焰附近二氧化碳的浓度____________

④乙同学收集一瓶含氧气20%、二氧化碳80%的气体,将点燃的蜡烛慢慢伸入集气瓶中并密封,观察到蜡烛燃烧一段时间慢慢熄灭了,根据此实验现象可知【假设猜想】①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构成的奥秘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3
科学探究题
4
填空与简答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物质的化学变化
2
身边的化学物质
3
化学与社会发展
4
物质构成的奥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  工业制取氧气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单选题
20.65酸的通性  生石灰的性质及用途单选题
30.94常见物品质材的辨别  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单选题
40.94糖类的组成与作用单选题
50.85蛋白质单选题
60.85原子结构示意图含义及应用  离子中各类微粒间数值关系  元素的概念单选题
70.65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探究  常见几种酸的用途  酸碱指示剂的应用单选题
80.85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  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单选题
90.85金属材料选择依据  合金的认识  应用金属活动性解释相关现象  工业炼铁的原理及装置单选题
100.85溶液、溶质和溶剂概念  溶液的微观构成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判断单选题
110.65原子论观点发展单选题
120.94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单选题
130.65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的判断  溶液酸碱性及pH相关关系单选题
二、科学探究题
140.65二氧化碳不可燃、不支持燃烧性质  二氧化碳对生活环境的影响
180.4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碳单质的可燃性  金属与酸反应原理  盐类参与的反应
190.65强碱露置在空气中的变质  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与pH的测定  盐类参与的反应
200.4二氧化碳不可燃、不支持燃烧性质  实验探究燃烧条件
三、填空与简答
150.65自然界碳循环  酸的通性  碱的通性  葡萄糖、淀粉的检验推断题
160.85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溶解度的相关计算填空题
170.65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填空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