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
湖北 九年级 中考真题 2020-07-23 239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实验、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的化学变化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真题
解题方法
1. 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A.五氧化二磷
B.铜
C.稀盐酸
D.高锰酸钾
2020-07-22更新 | 861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解题方法
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俯视读数   
C.倾倒液体   D.检查气密性   
2020-07-22更新 | 755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3.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2个氮原子表示为2N
B.氯化钠的化学式为CINa
C.氧气中O为-2价
D.S2-的结构示意图为
2020-07-22更新 | 839次组卷 | 1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真题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热膨胀是因为分子体积变大
B.pH<7的溶液能使酚酞变红
C.焚烧含氯塑料会造成空气污染
D.长期大量施用化肥不会影响环境
2020-07-23更新 | 412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真题
解题方法
5.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并列、交叉和包含关系,可用下图表示这三种关系

以下关系界定错误的是
A.合金和金属材料属于包含关系
B.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属于并列关系
C.盐和化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D.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属于交叉关系
2020-07-22更新 | 544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6. 下图涉及的物质及变化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及化学反应,其中乙、丙、丁在通常状况下为三种不同状态的氧化物。下图中“一”表示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物质之间能发生一步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可以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若甲经一步反应同时生成乙和丙,则甲不可能是单质或氧化物
C.戊可以是碱,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丁→戊的反应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热
2020-07-22更新 | 741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7. 有一包固体粉末X可能含有锌、铁、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分,将mg固体粉末加入到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剩余ng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固体粉末X含有铁,则m可能小于n
B.若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含有四种阳离子,则剩余固体一定为纯净物
C.若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含有三种阳离子,则固体粉末X一定由三种物质组成
D.剩余ng固体可能由铁和氧化铜组成
2020-07-22更新 | 1001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真题
解题方法
8. 小余取8.0g干燥的氢氧化钠固体于敞口的锥形瓶中,观察到氢氧化钠固体发生潮解,一段时间后测得锥形瓶内物质质量为10.0g。为进一步探究上述现象的成因,小余立即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将试剂X逐滴滴入锥形瓶中,直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测得装置前后质量减少了1.1g。(不考虑滴加液体体积、气体密度变化和结晶水的生成)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①试剂X可以是稀硫酸
②固体Y可以是生石灰
③滴加试剂X前锥形瓶内水的质量为0.9g
④若没有球形干燥管,测得氢氧化钠固体从空气中吸收水的质量会偏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0-07-22更新 | 1361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

二、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实验题 | 较易(0.85)
真题
9. 氧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小颖在试管中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再依次进行实验:①插入带有火星的木条;②加入少量二氧化锰;③插入带有火星的木条。

(1)当出现带有火星的木条________的现象时,说明试管中有大量氧气产生。
(2)实验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2020-07-22更新 | 1539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

三、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10. 将30g固体物质X(不含结晶水)投入盛有20g水的烧杯中,搅拌,测得0℃、t1℃、t2℃、t3℃时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分别如图中A、B、C、D点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2)0℃时,物质X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
(3)A、B、C、D四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t1℃时,若向B点对应的烧杯中再加入30g水,搅拌,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②若要从D点对应的溶液中得到全部固体X,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③t2℃时,将物质X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可能增大
2020-07-22更新 | 1739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

四、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科学探究题 | 较难(0.4)
11. 如图1所示,小瑾将反应后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时,发现烧杯内白色沉淀明显增多。为了探究烧杯内物质的成分,她立即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沉淀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变化如图2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烧杯内的白色沉淀是_________(写化学式)。
(2)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A点,烧杯内的溶液中一定大量含有的离子为_____(写离子符号)。B点,烧杯内的沉淀由____________种物质组成。
(4)检验D点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的方法____________
2020-07-22更新 | 1425次组卷 | 1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

五、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2. 实验室有一包久置的生铁粉末(成分为碳、铁和氧化铁)。为测定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小怡取两份质量均为m的生铁粉末样品,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Ⅰ.测定碳的含量

已知:过氧化氢溶液能将Fe2+转化为Fe3+
(1)步骤①的具体实验操作中包括过滤,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生成滤渣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Ⅱ.测定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下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样品2,打开止水夹K,在球形干燥管出口处检验氢气纯净后,点燃酒精灯,待充分反应后,熄灭酒精灯,冷却至室温,关闭止水夹K。

(3)打开止水夹K,观察到装置甲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4)若无装置乙,会导致测得氧化铁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实验过程中无污染性气体生成,且实验结束,硬质玻璃管中剩余固体为单质铁,丁装置中浓硫酸质量比实验前增重了0.54g,则m=__________g(结果精确到0.01)。
2020-07-22更新 | 1546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

六、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计算题 | 适中(0.65)
13. 乙醇(C2H5OH)俗称酒精,可用作酒精灯、内燃机等的燃料。
(1)燃着的酒精灯用灯帽盖灭,是破坏了            这一燃烧条件。
(2)现有10.0g质量分数为92.0%的酒精的水溶液,在充满足量氧气的密闭容器里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求密闭容器内水的质量(结果精确到0.1g)。
2020-07-23更新 | 41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实验、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的化学变化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8
实验题
2
填空与简答
1
科学探究题
1
计算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物质构成的奥秘
1,3,4,5,6
2
化学实验
3
身边的化学物质
4
化学与社会发展
5
物质的化学变化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单选题
20.94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气密性检测  物质的加热  液体药品的取用单选题
30.85化学式书写及读法  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单选题
40.94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  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单选题
50.85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  盐的定义  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分类  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单选题
60.4氧化物的定义  盐类参与的反应  物质推断的综合应用  各类物质间反应的总结单选题
70.4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应用金属活动性解释相关现象  酸的通性单选题
80.4生石灰的性质及用途  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制取  盐类参与的反应单选题
二、实验题
90.85分解反应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  氧气的检验及验满
120.4化学方程式与实验的计算  金属与酸反应原理  盐类参与的反应  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
三、填空与简答
100.65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判断  固体溶解度概念   溶质质量分数概念填空题
四、科学探究题
110.4盐类参与的反应  碳酸根离子的验证  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
五、计算题
130.65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