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0年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山东 九年级 一模 2020-10-27 37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构成的奥秘、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真题
1.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变成CO2气体B.从含SiO2的沙子中提炼高纯Si
C.海水晒盐D.从潮湿空气中分离出水
2019-06-25更新 | 1124次组卷 | 1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2. 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小苏打、烧碱、醋酸——化合物B.氯、碘、汞——非金属元素
C.塑料、合成橡胶、棉花——有机合成材料D.金刚石、生铁、不锈钢一金属材料
2020-09-2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3. 下列有关元素、原子、分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微粒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2019-07-01更新 | 1385次组卷 | 44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中一定含有多种元素
B.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后,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C.KMnO4、K2MnO4中的锰元素的化合价不相同
D.   表示的粒子都是阴离子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5. 学习化学,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性
B.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无现象,没有发生反应
C.随着铁制品的不断锈蚀,自然界中铁元素的含量不断减少
D.碳酸氢铵有强烈的氨味,是氮肥;尿素没有氨味,不是氮肥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6. 下列实验方案可行且相应方程式书写正确、反应基本类型标注的也正确的一组是
A.用灼热的CuO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CO+CuOCO2+Cu             置换反应
B.用Cu(OH)2和Na2SO4反应制备NaOH        Cu(OH)2+MgSO4=CuSO4+Mg(OH)2          复分解反应
C.用金属Fe和稀盐酸反应制取FeCl3        2Fe+6HCl=2FeCl3+3H2                    置换反应
D.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碳酸钠固体中混有的少量碳酸氢钠2NaHCO3Na2CO3+CO2↑+H2O   分解反应
2020-09-2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7.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20℃时,配制硝酸钾饱和溶液100g(已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20℃时,将31.6g的硝酸钾固体溶于68.4mL水中
B检验久置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取样加水溶解后滴加酚酞试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C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取样加过量的稀硫酸,长时间浸泡
D鉴别化肥KNO3和NH4C1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A.AB.BC.CD.D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8. 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物质目的主要实验操作
CO、CH4气体鉴别点燃,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观察现象
Na2CO3(NaOH)溶液检验滴加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HCl(H2SO4)固体除杂加入适量BaCl2溶液
MnO2、KCl 固体分离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蒸发
A.甲B.乙C.丙D.丁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名校
9.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t2°C时,分别取含水100g的甲、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将其降温至0°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C时, 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2
B.降温过程中,所得溶液质量甲始终大于乙
C.降温至t1°C时, 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溶液中溶质质量甲等于乙
D.降温至0°C时,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一定为甲小于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