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碳和碳的氧化物 >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 二氧化碳 >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及实验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80 题号:10252049
“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根据下列所示的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

(1)实验1中,将大小相同的滤纸片和乒乓球碎片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现象。通过此实验,可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的是____
(2)实验2中,把干燥的紫色纸花和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分别伸入两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中,___(填“干燥”或“湿润”)的纸花变红.
(3)实验3中,常温条件下打开可乐的瓶塞,可观察到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_有关。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较易 (0.85)
【推荐1】某同学利用以下用品进行二氧化碳性质实验。
                              
【实验1】向图1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迅速倒入半瓶蒸馏水,旋紧瓶盖。充分振荡,观察到塑料瓶变瘪,原因是________
【实验2】在图2点滴板①②两个孔内各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再向①孔中滴加5滴实验1塑料瓶中的液体,向②孔中滴加5滴蒸馏水,观察到①孔中紫色石蕊变红,变红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②孔中滴加等量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
【实验3】

(1)若X为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澄清石灰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若X为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澄清石灰水中无明显现象,其原因可能是_____
2019-02-22更新 | 66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易 (0.85)
【推荐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二氧化硫能否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进行实验探究,请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形成假设】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
【查阅资料】常温下,二氧化疏是一种无色气体,易溶于水。
【探究思路】
(1)判断物质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根本依据是___________,观察到的可以作为判断依据的宏观现象有颜色改变、生成气体、沉淀等。
二氧化硫溶于水无明显现象,不能用观察的方法判断是否发生反应。
(2)【实验验证】A同学将二氧化疏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他认为,若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_______色,则证明假设成立。
(3)B同学认为A同学的实验方案不严谨。B同学用紫色石蕊溶液将白色滤纸染成紫色,干燥后做成三朵紫色的小花,然后按下图进行实验,在(Ⅰ)(Ⅱ)(Ⅲ)中分别观察到变色和不变色的两种现象。B同学认为若(Ⅰ)和___________(填序号)中的紫色小花变红色,则证明假设成立。

【表达交流】
(4)C同学对B同学的实验方案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了一种酸”,其理由是___________
【形成结论】通过完善方案,补做实验,补做实验,得出结论:二氧化疏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
【拓展提升】
(5)对于无明显实验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本实验证明反应发生的角度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通过检验反应物减少证明反应发生B.通过检验生成其他物质证明反应发生

(6)A同学觉得SO2的性质与我们所学的CO2相似,猜想SO2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进行了如下图课外实验,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B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______。C同学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S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_____。我思考后,又补充了一个实验来回答,这个实验是:_________

【联系生活】
(7)SO2的产生主要来自含硫煤等的燃烧,会形成酸雨,请举出一种可以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________
2024-01-14更新 | 55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易 (0.85)
【推荐3】实验探究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化学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曾对初中化学常见的两种物质一一水和二氧化碳,进行过如下探究:
   
【探究水的组成】通过该实验的现象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得出该结论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
小丽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直接通入装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小丽得出“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小美同学认真思考后认为;小丽的实验不完善,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和水确实发生了反应,为完善小丽的实验方案,小美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2021-02-09更新 | 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