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构成的奥秘 > 构成物质的微粒 > 分子 > 物质的微粒性 > 微粒的共性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0 题号:11160129
已知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氨的水溶液具有碱性。某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探究分子运动的有关情况。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酚酞试液由无色变_____
实验Ⅱ(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_____
(2)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Ⅲ(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这个实验能验证“分子在不断运动着”吗?理由是_____
(3)为了展示兴趣小组的工作成果。小组同学为大家表演小魔术“铁树开花”,具体操作如下图所示,其中图1中的浓氨水温度较高,图2中的浓氨水温度较低,而其他条件均相同。

过了一会儿,可以观察到两个烧杯中细铁丝上面的棉团由白色变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如图1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进行实验时我们都闻到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小明于是对原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如图2,实验装置如下:
   
实验操作
a.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入3﹣4滴无色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颜色.
b.取少量上述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现象.
c.在B、C试管内分别倒入5mL烧杯中的酚酞溶液(烧杯中剩余的酚酞溶液用于实验中作比较)。然后在一空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热水备用.另在A、D试管中分别倒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如图2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热水中,观察几分钟。
请回答:
(1)进行操作a的实验目的是 __
(2)操作c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 ________________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还有一个优点是 _____
2016-11-28更新 | 1163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校兴趣小组同学通过以下方案来探究分子运动及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

【方案一】如图1是小明按照课本进行的一个实验。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酚酞溶液变___________ 色。
(2)该方案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
【方案二】如图2是小红设计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热水和冷水,再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大小的品红。
(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4)实验结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且分子的运动速率与___________有关。
(5)对比实验中变量只有一个,被控制的量有多个。请说出本方案2个被控制的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三】如图3是小田设计的实验。用长柄V形玻璃管进行实验,向左、右两端的V形玻璃管口分别同时滴入等量的浓氨水和浓盐酸,塞紧橡皮塞。过一会儿后,观察到有白烟产生且位置偏右。
(6)白烟产生且位置偏右,说明___________的微粒运动速率比较快。
(7)氨气(NH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盐酸(HCl)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
(8)实验结论:已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分子的运动速率的影响是___________
2022-11-06更新 | 41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解题方法
【推荐3】化学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做了2个兴趣实验。每次实验时,打开止水夹,均可见C瓶内的水流入D中,B中有气泡逸出。

(1)在A处放置燃烧的蜡烛,B中无色溶液变浑浊,B中的试剂是_________。蜡烛燃烧生成的气体被吸入B中的原因是_________
(2)在A处放置浓氨水,若B中盛有无色溶液甲,则变红色,甲可能是________,结合A、B两处物质的性质解释甲变色的原因:________
2021-07-30更新 | 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