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氧气 > 氧气的制取 > 实验室制取氧气 >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2 题号:12375587
案例分析及实验探究:


(1)案例一: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实验条件除了要控制两个盛装气体样品的集气瓶大小规格相同外,还要控制______相同。
(2)案例二: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描述此实验的实验现象:______
(3)实验探究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利用装置A、D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利用上述B、C装置(从b口进气)的组合可以制取的另一种气体,写出制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实验探究二: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中,进行了如下实验:
m g石灰石块状块状粉末状粉末状
w g盐酸稀盐酸浓盐酸稀盐酸浓盐酸
①若要研究盐酸的浓、稀对反应的影响,可选择实验甲与______对照(选填实验编号)。
②除盐酸的浓稀外,上述实验研究的另一个影响反应的因素是______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王峰同学阅读试剂标签后发现,市场销售的高锰酸钾晶体纯度高达 99.5%,水量可以忽略不计,为探究”试管放置方式对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速度和体积的影响”他设计了制取氧气的直立型装置(如图)并与斜卧型装置比较,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中分别加入5.0 克高锰酸钾晶体,用同一酒精灯分别加热,用同一型号的集气瓶收集气体,每组实验进行五次,实验数据取平均值后记录如下表:
   
装置类型直立型斜卧型
收集 1 瓶氧气所需时间/秒5869
收集 2 瓶氧气所需时间/秒94110
收集氧气的总体积/毫升526478

(1)收集2瓶氧气,所需时间较短的装置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到不再产生气体,斜卧型装置收集到氧气的总体积比直立型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2KMnO4K2MnO4+MnO2+O2↑,算出 5.0 克高锰酸钾生成的氧气体积为理论值实验中发现,斜卧型的发生装置收集到的氧气体积明显大于理论值,他们对其原因进行了探究:
【提出假设】
小峰假设: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在较高温度下受热分解放出氧气;
你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要验证小峰的假设能否成立,请设计简明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11-21更新 | 75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兴趣小组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
(1)甲同学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

①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
②甲同学应选取的试剂是二氧化锰和______(填名称),二氧化锰固体在该反应中起______作用。
③除用排水法外,甲同学还可选择______法收集氧气。
④实验前,甲同学先向仪器A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放水槽中,并打开仪器A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出现。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步骤:①点燃酒精灯;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把导气管撤离水面;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⑧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______
A.②③⑦⑧①④⑤⑥                                  B.⑦②③⑧①④⑤⑥
C.⑧⑤⑦③②①④⑤                                  D.⑦③①⑧②④⑥⑤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3)某同学称取一定质量高锰酸钾在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乙 同学发现收集到的氧气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分解放出氧气。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①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_____错误。
②第二组同学取锰酸钾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2018-11-06更新 | 87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实验课上,同学们进行了氧气的制取与性质验证的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
【实验目的】练习实验室制取氧气和验证氧气性质的方法。
【实验用品】
(1)大试管、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_______、集气瓶、水槽、酒精灯、玻璃片、坩埚钳、细铁丝、棉花、火柴、高锰酸钾。
【实验原理】
(2)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实验步骤】
①按图甲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

②按图乙装置验证氧气的性质。将铁丝绕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_______,伸入集气瓶中。

【问题与交流】
(3)图甲集气瓶内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4)图乙集气瓶内水的作用是_______
【科学探究】
中国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碳”的来源、固“碳”的途径,如何低“碳”等展开了项目式学习活动。
任务一:寻找“碳”之源
【知识梳理】小组同学合作梳理“碳”的来源。

【小组讨论】
(5)以上物质中均含有碳元素,通过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会转化为CO2,其中棉、麻属于_______材料。
任务二:探索固“碳”的途径
【分析讨论】
(6)同学们结合生物学知识,认为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吸收二氧化碳,这一方法属于生态固碳。
【咨询专家】固“碳”的途径分为生态固碳和技术固碳。技术固碳方法多样,如图所示可将二氧化碳长期储存在开采过的油气井、煤层和深海里,也可利用碱液吸收CO2

【交流研讨】
(7)图中封存CO2的方法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变化是_______
【进行实验】
(8)同学们设计了如表实验比较不同碱液吸收CO2的效果:
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用软塑料瓶收集两瓶二氧化碳,用橡胶塞塞紧瓶口——浓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效果更好
②如图,向其中一瓶中注射100mL饱和石灰水,振荡软塑料瓶先变硬后变瘪,石灰水变浑浊
③向另一瓶中注射100mL浓氢氧化钠溶液,振荡_______

【反思评价】
(9)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写一个)。
(10)步骤②中刚开始塑料瓶变硬的原因是_______
任务三:制订低碳行动方案
【成果分享】
(11)通过该项目的探究;小组同学对如何低“碳”有了新的认识,并制订了低碳行动方案,请补充完整。
低碳行动方案具体措施(任写一条)
减少CO2排放_______
促进CO2吸收_______
2024-06-03更新 | 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