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构成的奥秘 > 构成物质的微粒 > 分子 > 物质的微粒性 > 微粒的共性
题型:选择题-单选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5 题号:12489657
某同学在学完分子和原子后,对教材中的图1实验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改进。
   
查阅资料:氢氧化钠是一种白色固体,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在小试管中加入2~3片氢氧化钠固体的作用是氢氧化钠溶解时放出的热量,加快了氨气从浓氨水中逸出的速率;
②滴入2~3滴浓氨水后,在c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酚酞滤纸条由上至下变红;
③改进后的装置优点除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药品用量少外,还有一个显著的优点是实验在密闭容器中进行,防止污染空气;
④气球仅仅起到了缓冲装置内气压的作用;
⑤图1和图2均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⑥两个实验都说明氨气能使酚酞变红。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③⑤⑥D.①③⑤
20-21九年级上·湖北武汉·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1】医院里通常会储备大量氧气罐以备急救使用。已知一定条件下,6000L氧气可压入40L的钢瓶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分子在钢瓶内静止不动B.将氧气压入钢瓶时氧分子体积变小
C.氧气被吸入人体后,分子种类不会改变D.打开钢瓶释放氧气时氧分子间的间隙变大
2023-12-04更新 | 28次组卷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或现象分子的特性
A每年春天,柳絮纷飞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1L黄豆与1L绿豆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L分子间有间隔
C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水银柱上升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D水通电分解可得到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A.AB.BC.CD.D
2021-08-15更新 | 96次组卷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3】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氨分子的运动现象——按上图所示方案进行实验
B.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气体的集气瓶中
C.除去N2中的少量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木炭
D.检验某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混合气体中
2023-11-29更新 | 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