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生活中常见化合物 > 酸和碱 > 常见碱主要性质及用途 > 生石灰的性质及用途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7 题号:12728360
某兴趣小组对氧化铜与过量碳粉充分反应后的混合物重新进行实验,以测定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铁架台等固定装置已略去,装置密性良好)。

[查阅资料]①浓硫酸不与CO2反应,具有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
②碱石灰主要成分为CaO和NaOH,可吸收H2O和CO2
[供选药品]铜粉(含碳)样品、二氧化锰、碱石灰、浓硫酸、5%过氧化氢溶液、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
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I在硬质玻璃管中加入质量为m的铜粉(含碳)样品,丁中装入药品后的质量为m1.
II控制甲中的装置,缓缓产生气体。
III点燃酒精灯,当玻璃管中的药品充分反应后,熄灭酒精灯。
IV继续通入气体,直到玻璃管冷却,称量丁的质量为m2.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甲处方框内应选用下列装置中的______(填序号),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装置戊的作用为_________
(3)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
(4)若无装置乙,会导致测得铜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小红同学向一定量的纯碱溶液中投入一定量的生石灰,充分反应冷却到常温后,观察到白色不溶物,过滤,得滤液A和白色固体B,上述过程中发生的化合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问题】:滤液成分是什么?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
猜想
滤液A中的溶质NaOHNaOH、Na2CO3NaOH、Ca(OH)2NaOH、Ca(OH)2
白色固体B的成分CaCO3CaCO3CaCO3CaCO3、Ca(OH)2

【讨论】:猜想Ⅳ成立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
【实验】:小飞针对猜想Ⅱ中的滤液,开展如下验证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滤液A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HCl无气泡产生猜想不成立
【反思】:请你判断小飞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并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
若要证明猜想Ⅱ中的滤液成分正确,你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Ⅳ成立时:判断滤液A中含可溶物质一种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实验后的废液应怎样处理后才能倒入下水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28更新 | 283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化学小组的同学对“暖宝宝”发热原理和主要成分很感兴趣,买来一盒“暖宝宝”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木炭、铁都是黑色粉末,木炭不与无色的稀硫酸反应;铁粉与稀硫酸反应(Fe+H2SO4=FeSO4+H2↑), (FeSO4溶液显浅绿色),
【讨论分析】
(1)小林认为其主要成分是生石灰,生石灰能与空气中的水反应放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小芳认为小林的说法不对,因为生石灰与水反应_____,放热快、温度高,易烫伤皮肤。
【实验探究】
(3)大宝打开外包装,发现“暖宝宝”装在真空袋中,目的是_____
(4)小李剪开“暖宝宝”看到内容物为黑色粉末,于是进行实验:
操作现象结论
①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黑色粉来部分溶解,_____,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另取少量黑色粉末放在白纸上,用磁铁靠近黑色粉末部分被吸引黑色粉末中含有铁粉
③将操作②余下的黑色粉末放在燃烧匙中,用酒精灯的外焰灼烧,罩上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黑色粉末燃烧,发出红光;澄清石灰水_____黑色粉末中含有炭

【探究结论】
(5)“暖宝宝”发热是因为其中的铁粉在空气中发生_____氧化而放热。
【拓展反思】
(6)小芳认为操作③的结论不严密,因为_____,应重新设计实验检验是否含有炭。
2023-07-06更新 | 90次组卷
【推荐3】过氧化钠(Na2O2)可将人们呼出的CO2转化为O2,常用作特殊环境中的供氧剂。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验证“CO2与Na2O2反应需要与水接触”。
【查阅资料】过氧化钠易与水、CO2、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4HCl=4NaCl+O2↑+2H2O

   

I.装置分析
(1)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装置②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3)装置⑥中碱石灰的作用:一是避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气进入④⑤,影响实验结论;二是_______
II.进行实验
步骤1:打开K2,关闭K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缓缓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木条不复燃。
步骤2:打开K1,关闭K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缓缓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木条复燃。
III.实验反思
(4)有同学提出:“步骤2实验不足以证明氧气是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产生的。”其理由是_______
(5)为验证⑤中生成了Na2CO3,需要补充的实验操作是:取⑤中反应后的少量固体,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_______
2024-05-04更新 | 1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