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生活中常见化合物 > 盐和化肥 > 常见盐 > 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钙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419 题号:13200313
碳酸氢钠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盐,化学小组对其进行了探究。
(1)NaHCO3可称为钠盐或碳酸氢盐,它是由Na+_______(填离子符号)构成,医疗上能用于治疗胃酸(含有盐酸)过多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提出问题】实验室中如何制取少量 NaHCO3?
【查阅资料】
材料一:侯氏制碱的原理:

材料二:研究发现,NaHCO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Na2CO3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实验制备】根据侯氏制碱原理设计如题图-1所示装置制取NaHCO3

反应结束后,将试管中的混合物过滤,洗涤,低温烘干得白色固体。
(2)烧杯中冰水的作用是_______
(3)能进一步确认该白色固体是NaHCO3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须用到的仪器和药品:试管、温度计、水)。
(4)题图-2中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在60℃后无数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性质探究】
常温下,取一定量的 NaHCO3溶液于烧杯中,插入pH传感器,向烧杯中持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变为6.68时开始有无色气体产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如题图-3所示。

【查阅资料】
材料三:NaHCO3溶于水后,少量的HCO3-能同时发生如下变化:
变化①:
变化②:
材料四: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中H+和OH-数目的相对大小有关。常温下,当单位体积溶液中OH-的数目大于H+的数目时,溶液的pH>7,反之pH<7;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的H数目越大溶液的pH越小。
【交流反思】
(5)NaHCO3溶液显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结合材料三、四从微观角度说明原因:_______
(6)根据本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pH<6.68时生成的无色气体为CO2
b 从0-30s,单位体积溶液中H+数目不断增大
c 不能用CaCl2溶液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2021·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 查看更多[12]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甲、乙两同学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
   
【观察与讨论1】甲同学在做实验时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悬浊液由浑浊变澄清 。再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
【观察与讨论2】乙同学在做实验时开始没有观察到气泡产生,于是对碳酸钠能否与盐酸反应表示怀疑。甲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在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稀盐酸,先发生反应Na2CO3+HCl=NaCl+NaHCO3,继续滴加稀盐酸,才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
【观察与讨论3】甲同学先将废液缓慢倒入一洁净的废液杯中,乙同学在观察到气泡产生后,也将实验废液缓慢倒入该废液杯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据此可以确定,甲同学的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一定有酚酞、
__________ (写化学式),
为了处理实验后产生的废液,甲、乙同学决定对废液杯中最终废液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除酚酞外还含有什么溶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1:废液中含有CaCl2、NaCl两种溶质。
猜想2:废液中含有 ________________ (写化学式)三种溶质。
猜想3:废液中含有NaHCO3、CaCl2、 NaCl三种溶质。
【活动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方案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甲同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盐酸,无气泡产生猜想3不正确
乙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_____________猜想2正确
【表达与交流】甲、乙同学经过实验确认了混合废液中溶质的成分。以下甲乙同学关于废液成分的观点,你赞成的有 ___________
A.可以加入适量的石灰石或熟石灰对混合废液进行处理后排放
B.取混合废液,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则一定能观察到白色沉淀
C.取混合废液,滴加少量硝酸银溶液,则一定能观察到白色沉淀
D.可以用碳酸钠溶液对废液成分中氯化钙的含量进行定量测定
2019-01-30更新 | 202次组卷
【推荐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走进实验室,开展对碳酸钠相关性质的探究。
(1)实验室依编号1、2、3、4的药品柜中,分别存放常见的酸、碱、盐和酸碱指示剂。同学甲欲想使用碳酸钠药品,他需从_____________号柜中取出。
(2)同学乙发现盛放Na2CO3与NaCl两种溶液的试剂瓶标签脱落,为了鉴别这两种溶液,分别取样于试管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若为Na2CO3,则观察到溶液变为________色。
(3)同学丙向盛有碳酸钠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再对滤出沉淀后的滤液成分进行探究。
【做出猜想】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和Ca(OH)2
猜想三: ____________
猜想四:NaOH、Na2CO3、Ca(OH)2
同学丁认为猜想__________肯定不成立,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___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的Na2CO3溶液无白色沉淀猜测二不成立
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_______猜测三成立

【交流讨论】
①甲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测三成立也可以改用氯化钡溶液。你认为甲同学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②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需要考虑_____________
2021-09-25更新 | 82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碳酸钠广泛用于造纸、纺织、制革等工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我国侯德榜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为碳酸钠的工业化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查阅资料】侯氏制碱法中主要反应:
Ⅰ.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Ⅱ.2NaHCO3Na2CO3+H2O+CO2
【实验探究】小明以粗盐配制饱和食盐水,并采用下列装置模拟制备碳酸氢钠,进而制得碳酸钠。

实验操作如下:
①关闭K1,打开K2通入NH3,调节气流速率,待其稳定后,打开K1通入CO2
②待三颈烧瓶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关闭K2停止通NH3,一段时间后,关闭K1停止通CO2
③将三颈烧瓶内的反应混合物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并将所得固体置于敞口容器中加热,记录剩余固体质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加热时间/mint0t1t2t3t4t5
剩余固体质量/g未记录15.313.711.910.610.6
(1)粗盐中除了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还含有少量的MgCl2等。若要除去粗盐中的MgCl2,可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再过滤,然后向滤液中加入适量_____,得到氯化钠溶液。
(2)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CO2中混有的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上述实验装置图中仪器X名称_____
(3)三颈烧瓶上连接的长颈漏斗的主要作用是_____,有同学认为应该在长颈漏斗内放置一团蘸有酸液的棉花,理由是_____;关闭K2停止通NH3后,还要继续通一段时间CO2,其目的是_____
(4)根据实验记录,计算t2时NaHCO3固体的分解率(已分解的NaHCO3质量与加热前原NaHCO3质量的比值),请写出计算过程_____
【拓展延伸】小华设计如图的实验装置测定某纯碱样品(含少量杂质NaCl)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取一定量的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通过排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测定生成CO2的体积,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已知常温常压下CO2的密度是1.977g/L)
(1)如果样品质量为5.3g,则实验中选用的量气管规格最合适的是_____(填字母)。
A 500mLB 1000mLC 1500mLD 2000mL
(2)若实验中测得碳酸钠质量分数偏小,下列可能的原因是_____
a.装置漏气
b.读取数据时量气管的液面低于水准管的液面
c.反应结束后烧瓶中有CO2残留
d.读取数据时仰视读数
e.稀硫酸加入烧瓶占据体积
2020-04-30更新 | 1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