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构成的奥秘 > 构成物质的微粒 > 分子 > 物质的微粒性 > 微粒的共性
题型:选择题-单选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 题号:13333755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现象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不合理是
A.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B.气体可以压缩成液体储存在钢瓶中——气体分子间间隔大于液体
C.水沸腾时可掀起壶盖——分子间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1】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2020-04-09更新 | 54次组卷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2】从微观角度分析下列事实,其中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温度升高水分子体积变大
B.氧气可被压缩进钢瓶中—分子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C.滴水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D.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2021-04-03更新 | 26次组卷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3】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验证分子在不断运动
B.验证氢气密度小于空气
C.验证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D.验证集气瓶中集满氧气
2023-02-18更新 | 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