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生活中常见化合物 > 酸和碱 > 酸的化学性质 > 酸的通性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15 题号:14739114
Ⅰ.化学老师在讲“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时,进行了如图演示实验。

(1)实验现象:烧杯A和烧杯B中的反应均为_______ (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烧杯A中除了热量的变化,还会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Ⅱ.实验后的废液处理:
(2)小明同学在课后帮老师处理废液时发现,烧杯A中无固体剩余,烧杯B底部有白色沉淀物。将烧杯B中的上层清液逐渐倒入烧杯A的过程中,刚开始没有明显现象,一会儿后出现白色沉淀。刚开始没有明显现象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的白色沉淀是_______(填化学式)。然后他将上述混合废液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小明与同学对该无色滤液的溶质成分展开讨论。
【提出猜想】
(3)猜想1:氯化钙;猜想2:氯化钙和氢氧化钙;猜想3:________
【进行实验】
(4)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_________,说明猜想2错误。
(5)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猜想_______正确。
【实验反思】
(6)反应后滤液的溶质成分中不仅有生成物,还可能有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探究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原理,请你一起完成实验探究。
(1)实验一:在5mL稀盐酸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边滴边振荡,直至滴完5mL碳酸钠溶液。
现象:开始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无气泡产生,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2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写出化学式)。
实验二:在5mL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滴完5mL稀盐酸。
现象:整个实验过程无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用量相同的两种反应物,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为什么不一样呢?

【查阅资料】
1.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时,若盐酸过量,生成NaCl、CO2和H2O;若盐酸不足,产物是NaCl和NaHCO3
2.碳酸钙难溶于水,碳酸氢钙易溶于水。
【作出猜想】
(2)实验二结束后,试管中溶液的溶质成分。
猜想1:NaCl、NaHCO3和Na2CO3
猜想2:_______
猜想3:NaCl、NaHCO3和HCl
猜想4:NaCl和HCl
小明认为猜想3明显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小华认为猜想4也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
【实验探究】
(3)实验二结束后,将试管中溶液分成三等份,分别做下列三个实验。
序号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1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消失溶液中含_______(写离子符号)
实验2加入_______溶液,无沉淀产生猜想1不成立
实验3加入_______溶液,有_______产生猜想2成立

【交流反思】
用量相同的两种反应物,滴加顺序不同,现象和产物可能都不一样。
(4)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写出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7日内更新 | 43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五一”假期,聪聪同学和家入到故宫去参观,发现故宫内许多铜制品表面有一层绿色物质。绿色物质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化学活动课上,同学们设计实验对这种绿色物质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①铜在空气易生成铜锈,它为绿色,其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②白色的硫酸铜粉末遇水能变为蓝色。
探究活动一:验证铜锈的组成。
[进行实验1]
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按上图组装仪器,装入药品。
②加热铜锈,直至不再有气体产生。
绿色固体变为黑色,硫酸铜粉末变为蓝色,烧杯中液体变浑浊加热铜锈生成的物质有CuO、_____,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冷却后,向试管中黑色固体加入适量稀硫酸。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探究活动二:探究铜生锈的条件。
[进行实验2]
同学们进行了下面的4个实验,每天观察一次现象,一段时间后,发现只有实验4中的铜丝生锈了,且与水接触的部分生锈更明显。
序号实验内容实验现象与结论
实验1在干燥环境中,铜不生锈
实验2铜仅与氧气和水接触,不生锈
实验3铜仅与二氧化碳和水接触,不生锈
实验4铜生锈,它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拓展]
(1)实验2和3中使用的是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要除去铜制品表面的铜锈,可以用稀盐酸浸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3-16更新 | 163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实验室有一包久置的生铁粉末(成分为铁、碳和氧化铁)。为测定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将20g生铁粉末均分成两份,进行如下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一:测定碳的质量分数
将10g样品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发生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待反应结束,过滤,得滤渣0.36g,则碳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
实验二:测定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①按上图连接装置。点燃酒精灯前,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实验中A装置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②反应一段时间,待D装置内的液体质量不再增加时,熄灭酒精灯。此时不宜关闭K,为什么?_____________
③若省略B装置,会导致测得氧化铁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④冷却至室温,关闭K,称得D装置反应前后增重了0.54g。
I.若硬质玻璃管中剩余固体为单质铁,通过以上实验可知,10g样品中含氧化铁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
II.若硬质玻璃管中剩余固体除了单质铁,还有碳,则10g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m合理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
a.m<1.6                 b.1.6≤m≤4.8               c.1.6≤m≤3.2            d.3.2≤m≤4.8
2021-04-24更新 | 3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