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 质量守恒定律 >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 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题型: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0 题号:15363854
南昌海昏侯遗址博物馆通过以下四个展区,展现汉代海昏县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
(1)“金色海昏”:展出了雁鱼青铜灯、青铜编钟、青铜鼎等青铜器,青铜器上的铜绿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从元素组成来看,铜生锈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和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结果。
(2)“书香海昏”:出土了数以千计的简牍,上面用墨汁写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辨,这是因为___
(3)“丹漆海昏”:精美的漆器纹饰丰富,色彩艳丽。氧化铁常用于制造红色油漆,请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4)“遇见海昏”:展厅通过VR眼镜、3D换衣等先进技术,使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汉代历史和文化。生产VR设备的原料之一是硅,工业上制取硅的反应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双选)
a.硅是地壳中最多的非金属元素
b.X的化学式是HCl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

相似题推荐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某实验兴趣小组在一定条件下,将4.8gCH4与16.0gO2在密闭容器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8gH2O、4.4gCO2和物质X。则生成X的质量为___________g,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021-12-12更新 | 60次组卷
填空与简答-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2】制冷剂
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制冷剂是乙醚。19世纪,二氧化碳、氨气(NH3)、二氧化硫和甲基乙醚(C2H6O)相继被用作制冷剂。
20世纪30年代开始,氟利昂普遍被空调等制冷行业用作制冷剂。20世纪70年代中期,臭氧层变薄浮出水面,人们发现氟利昂释放的氯原子导致了大气平流层中臭氧层的严重破坏。氟利昂还是温室气体,其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3400倍以上。
氨气和二氧化碳是较早开发,至今仍在使用的制冷剂。氨气有爆燃的可能,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二氧化碳是一种天然绿色制冷剂。2022年北京冬奥会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打造出冬奥历史上“最快的冰”。该技术将制冰过程吸收的热量回收,用于奥运场馆供热、供电(如下图所示)。

阅读分析,解答问题:
(1)19世纪所用的制冷剂中,属于氧化物的有哪些?____
(2)使用氟利昂作制冷剂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哪些?_____
(3)请你写出一条使用氨气制冷剂时的注意事项______。工业上常用两种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气,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
(4)为什么说二氧化碳是天然绿色制冷剂?____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技术制冰过程中,从微观角度分析制冷管道内发生改变的是什么?____
2022-11-16更新 | 66次组卷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 (0.65)
【推荐3】(1)洁净的空气对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
①目前,很多地区空气污染指数超标,原因之一是 _____
A人的呼吸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化石燃料的燃烧 D太阳能的利用
②把a、b、c、d产生的原因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 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排入大气中
C一氧化碳进入室内 D冰箱制冷剂氟利昂等排入大气中
a.形成酸雨 _____ ; b.产生“温室效应” _____
c.破坏臭氧层 _____ ; d.使人中毒 _____
(2)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①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_____
②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_____ .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_____
③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将NH3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NH3+3O26H2O+ _____
2019-05-15更新 | 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