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生活中常见化合物 > 酸和碱 > 碱的化学性质 > 碱的通性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18 题号:15462245
钙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能与水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实验室,某兴趣小组先将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倒入烧杯中,再取一块钙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有蓝色沉淀生成。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蓝色滤渣,兴趣小组对滤渣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渣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Ca(OH)2微溶于水,Cu(OH)2不溶于水。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全部是Ca(OH)2
猜想二:全部是Cu(OH)2
猜想三:___________
小东从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后认为猜想___________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
【实验与验证】
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1取少量蓝色滤渣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溶解后过滤,将滤液分成两等份,向其中一份滴入酚酞试液滴入酚酞后滤液呈______滤液显碱性,证明滤液中有OH-离子
实验2向实验1的另一份滤液中滴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滤液中有___________离子
【结论与反思】根据实验1和实验2可以证明猜想___________正确,写出实验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酸碱盐的性质后,对氢氧化钠可用来去除油污产生了兴趣,对此他们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Ⅰ.氢氧化钠能否去油污
学生设计实验:①在盛有2mL水的试管中滴加4-5滴植物油。②在盛有2mL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4-5滴植物油。
实验现象:①振荡试管,油被分散在水中,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溶解,很快分层,试管冲洗不干净。②振荡试管,氢氧化钠溶液和植物油混合在一起后,试管可冲洗干净。
结论:氢氧化钠可以去油污。
Ⅱ.Na2CO3能否去油污
Na2CO3可用于制造洗涤剂,是否也可以去油污呢?学生进行实验,发现同样可以去除油污,猜测因为Na2CO3溶液显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Na2CO3和NaOH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请写出Na2CO3变成NaO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Ⅲ.影响Na2CO3去油污效果的因素
学生猜想:温度会影响Na2CO3的去污效果。
请设计实验方案:__________
现象证明,升温可以提升Na2CO3的去污效果。请你猜测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Na2CO3溶液的去污效果________
(1)Na2CO3能去油污是因为可水解,水解程度越大,去污效果越好。请根据实验Ⅲ的现象推测Na2CO3的水解是___________。(填“放热”“吸热”或“既不放热也不吸热”)
(2)用Na2CO3和双氧水混合可制新型液体洗涤剂xNa2CO3·yH2O2,某兴趣小组将31.4g新型洗涤剂溶液放入如图的分液漏斗中,打开活塞,测定生成的氧气质量为4.8g,之后再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盐酸,测定生成的气体质量为8.8g。根据数据计算,新型洗涤剂xNa2CO3·yH2O2中x:y=___________(化成最简整数比)。
2022-06-08更新 | 96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小刚与小丽同学对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进行了相关实验探究。

(1)实验Ⅰ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该现象说明氢氧化钠显_____性。
(2)实验Ⅱ中没有明显现象,为验证实验Ⅱ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小刚和小丽两位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小刚将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分别装入A、B中,关闭K,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A、B中均无明显变化,再持续通入二氧化碳,发现A中仍无明显变化,B中变浑浊。小刚认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______
②小丽认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因此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小丽的理由是_____。小丽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又组装了一套同样的装置,并将A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____(填物质名称),与小刚做的实验进行对比,通过比较_____来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③小刚在小丽的启发下,又设计了如下实验,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他将上述装置洗净,在A中装入水,在B中装入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在A和B中加入同一种____溶液(写化学式)。打开K通入二氧化碳,看到____实验现象时就可以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写出产生明显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方法提炼:当两种物质相互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时,要证明这两种物质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可以通过证明反应物减少或者消失,也可以证明_____
(3)拓展应用:实验Ⅲ中没有明显现象,为验证实验Ⅲ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小刚提出可借助实验____(填代号)的基础上继续实验,证明反应发生了。实验Ⅲ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实验完毕后,将实验Ⅰ、Ⅱ、Ⅲ的废液倒在一起,废液中所含溶质除了酚酞之外,还有成分可能的组合是_____(填序号)
①NaCl     ②NaOH     ③Na2CO3④NaCl   HCl     ⑤NaCl Na2CO3⑥NaCl   NaOH
⑦NaOH Na2CO3   ⑧NaCl NaOH Na2CO3⑨NaCl NaOH Na2CO3 HCl
2022-06-28更新 | 91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某化学兴趣小组绘制碱的化学性质,设计实验如下:

同学们选取四种碱来验证碱的化学性质,设计实验如下:

(1)实验一能够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色;
(2)实验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验证了上述知识网络图中碱能够与______反应;
(3)实验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实验四产生白色沉淀,对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并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经分析,滤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滤液一定显______(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除了氢氧化钠还有什么呢?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猜想和实验探究。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溶质只有NaOH;
猜想二:溶质为NaOH和______
猜想三:溶质为NaOH和Ba(OH)2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由a,b两个实验的现象,得出猜想一正确
b.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______
【实验探究】
【反思与评价】
Ⅰ、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如果只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一种试剂,也能得出猜想一正确的结论,该试剂为______
Ⅱ、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会造成环境污染,需将废液处理后再排放。
2021-06-29更新 | 6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