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 化学方程式 > 化学方程式有关计算 > 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4 题号:15679540
实验室使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制CO2,某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猜想】当观察不到有气泡产生,固体仍有剩余时,认为反应结束,剩余液呈中性。
【实验操作】
向试管中加入5粒石灰石,倾倒约试管体积1/3的稀盐酸(1:1)观察不到气泡后,仍有固体剩余。将试管静置,取上层清液,用pH试纸测得溶液pH=2,反应剩余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pH增大。
(1)测得溶液pH=2,说明溶液显______性。
【实验思考】反应剩余液中有哪些物质?其中使溶液pH=2的有哪些?
【实验探究】
(2)甲同学通过实验排除了CaC12的可能性。简述其实验方案______。乙同学将CO2通入蒸馏水中至饱和,测得pH约为5.6。
(3)综合甲、乙两同学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剩余液中还含有______
【拓展延伸】
(4)假如用100g14.6%的稀盐酸和足量石灰石反应,看不到气泡产生时,理论上生成的CO2质量是多少克?______(请根据方程式计算并写出计算过程)
(5)实际收到的CO2比理论值小,其可能原因是______
【继续探究】
(6)该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继续探究了浓盐酸与石灰石的反应,并用pH传感器测得图烧杯中溶液的pH随通入气体时间的变化曲线。
       
①AB段pH几乎不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②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主要有______
2022·江苏无锡·二模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学习小组针对有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进行探究。
(1)与盐酸反应
【实验探究】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用电导率传感器测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
Ⅰ.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能反映离子浓度大小。
Ⅱ.相同温度下同种溶液电导率越大离子浓度越大。
【分析与讨论】
①A点显示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说明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_____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
②AB段曲线下降的过程中,氢氧根的浓度在__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不变”或“减小”),该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③C点溶液的pH_______________7(填“>”或“=”或“<”)。
(2)与二氧化碳反应
用如下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瓶内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

①结合图1和图2所示,图2中的a点处推入的是注射器中的_______________
②若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共1.76克,要将其完全吸收至少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___克?(写出计算过程)
2022-02-05更新 | 152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果蔬洗盐既能去除水果和蔬菜表面的农药,又能杀菌、去小虫,近几年比较流行。某品牌果蔬洗盐常温下为白色固体,小敏取用时不小心将其洒落在天然气的火焰上,发现火焰呈黄色,这引起了小敏探究其成分的兴趣。
【查阅资料】1.钠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呈黄色。2.农药大多数呈酸性。
【提出猜想】猜想一:碳酸钠
猜想二:碳酸氢钠
猜想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
小敏做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______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水。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分析与结论
①取一定量果蔬洗盐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有气体生成,澄清石灰水中产生白色沉淀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品牌果蔬洗盐中含有______
②将①加热后残留固体全部溶于水,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③分别测量①和②产生沉淀质量①中产生沉淀2.5g,②中产生沉淀质量_______该品牌果蔬洗盐中含有碳酸钠

【继续探究】
小敏想到妈妈以前常用食盐水洗水果,猜想该品牌果蔬洗盐中还可能含有氯化钠。她向其水溶液中加入_______至溶液呈酸性,再加入______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氯化钠。
【拓展延伸】
该品牌果蔬洗盐不可直接食用,使用后,要用清水冲洗。
2022-05-16更新 | 501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化学活动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探究实验,反应一段时间后,玻璃管内黑色粉末全部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从安全环保的角度考虑,上述实验需要改进的是 ______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3)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氧化亚铜(Cu2O)和铜均为红色固体;②铜不与稀硫酸反应,Cu2O能和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SO4+Cu+H2O);③硫酸铜溶液为蓝色。他们对反应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固体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生成的红色固体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红色固体只有Cu
猜想二:红色固体只有Cu2O
猜想三:红色固体为 ______
【实验探究】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甲同学取少量红色固体于试管中,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
_________猜想一正确。
乙同学另取少量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溶液变蓝色,有红色固体剩余。猜想二正确。

【思考与分析】乙同学认为猜想二正确,同学们分析后认为他的结论不准确,理由是 ________ 。为此,同学们补充进行了以下实验:称取mg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然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ng固体。当n> ______ (含m的代数式)时,可以得出猜想三的结论正确。
2019-02-18更新 | 1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