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 质量守恒定律 >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 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15 引用次数:345 题号:15696958
宋代画家王希孟绘制的《千里江山图》是一幅绢本设色画,其中使用了色彩鲜艳、性质稳定的矿物颜料石青和石绿。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石青和石绿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
石青的主要成分是2CuCO3·Cu(OH)2,石绿的主要成分是CuCO3·Cu(OH)2,都可以称为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可表示为xCuCO3·yCu(OH)2
【实验探究】

(1)如图所示,取少量2CuCO3·Cu(OH)2粉末于试管中,充分加热后观察到试管中固体变黑,烧杯中溶液变浑浊。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CO3·Cu(OH)2______+2CO2↑+H2O,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取少量CuCO3·Cu(OH)2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观察到固体溶解,产生气泡,生成蓝色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拓展提升】
为测定某种碱式碳酸铜[化学式可表示为xCuCO3·yCu(OH)2]的组成,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说明:夹持仪器已省略,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实验中每一步吸收都是完全的)。

步骤1:连接好装置并______
步骤2:装入药品。
步骤3:打开活塞K,鼓入空气。
步骤4: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K,称量相关装置的质量。
步骤5:点燃酒精灯,至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
步骤6:打开活塞K,鼓入空气。
步骤7:熄灭酒精灯。
步骤8: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K,称量相关装置的质量。
【实验分析】
(1)步骤3和步骤6的操作相同,但作用不同。请从减小实验误差的角度,简要分析步骤3和步骤6的作用:______
(2)若碱式碳酸铜已完全分解,实验后装置C增重4.5 g,装置D增重4.4 g,则该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可表示为______,实验后玻璃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______
2022·江苏南京·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困难 (0.15)
【推荐1】钙被称为人体中的“钢筋混凝土”。
【人体中的钙】
(1)钢筋混凝土属于_____
A 金属材料             B 合成材料             C 复合材料
【单质中的钙】
提出问题:钙的化合物很多,为什么我们很少提起单质钙呢?
思考猜想:钙的化学性质活泼。
实验验证一:
   
查阅资料:在一个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同时就有元素化合价降低。
(2)实验结论:①写出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②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
【干燥剂中的钙】
提出问题:一包生石灰干燥剂,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有哪些固体?
猜想假设:固体中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
(3)固体中除了氧化钙、氢氧化钙外,还可能会含有碳酸钙的依据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验证二:
(4)取固体样品加入水中,滴加酚酞后液体变红;继续加足量稀盐酸,如观察到_____,则固体含有碳酸钙。
(5)小明认为酚酞变红,则固体中一定还含有氢氧化钙。小红却对此提出质疑,其理由是:_____
(6)为了进一步确定固体样品的成分,实验小组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Ca(OH)2加热至580℃、CaCO3加热至825℃分别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①实验前首先要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入样品。
②在B装置中放入155g固体样品,控温加热使装置B中反应完全,再通一段时间空气,测得反应前后装置C、D分别增重18.0g和22.0g,则固体样品中含有的物质为_____
③装置E的作用_____
【鸡蛋壳中的钙】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工业上可以用鸡蛋壳制备钙的一种氧化物——“过氧化钙”,流程如下(假设各步骤均完全反应):
   
已知:鸡蛋壳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反应①是分解反应,反应②是化合反应,反应③是失去结晶水的分解反应。
(7)根据流程及相关数据,请求算出过氧化钙的化学式: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020-04-29更新 | 242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困难 (0.15)
【推荐2】探究乙醇【俗名酒精,化学式为C2H5OH】的元素组成,进行以下实验。
【查阅资料】①工业酒精(含少量水)可作酒精灯的燃料;②101.3kPa时,酒精的沸点为78.5℃;③酒精灯灯芯的主要成分是天然纤维素【化学式为(C6H10O5)n】,燃烧生成CO2与H2O;④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蓝色。
【实验1】进行图甲实验

(1)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白雾,用无水硫酸铜检验变蓝,可推理出乙醇中一定含______元素;从选取原料的角度分析:此步骤设计的不足之处是______
(2)若步骤2现象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______。从选取原料的角度分析:此步骤设计的不足之处是______
【实验2】进行图乙实验

(1)步骤2瓶内壁出现白雾,由此______(填“能”或“不能”)肯定该白雾即是水。
(2)步骤3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由此推理出乙醇中一定含______元素。
【实验3】利用图丙实验数据,可算出乙醇的元素组成。若将69g无水乙醇点燃,采集到如下数据:CO288g和水81g,则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乙醇与O2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
2021-05-26更新 | 324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困难 (0.15)
【推荐3】煤气中含少量有特殊气味、可燃的乙硫醇(C2H6Sx),某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资料】SO2和CO2的水溶液都为酸性,都能被澄清石灰水吸收且使之变浑浊。SO2还能被高锰酸钾溶液吸收,而CO2则不能。
【猜想】乙硫醇在足量O2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可能是CO2、SO2和H2O。
【实验】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下图装置,将燃烧产物通入装置进行实验。
   
【分析】
(1)A处瓶内出现液体,证明有_____
(2)B处瓶内溶液变红,甲同学认为一定有CO2,但其他同学一致否定,否定的理由是_____。为进一步确定产物成分,可把B装置改为下图中_____(选填“甲”或“乙”)装置,并测定装置质量。
   
【数据】高锰酸钾溶液增重0.64g,石灰水瓶中增重0.88g(溶液足量,气体被完全吸收)。
【结论】
(3)x=_____
(4)石灰水瓶中增重时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
(5)乙硫醇完全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
【反思】
(6)某同学认为气球的作用是收集多余的CO2和SO2,因为CO2和SO2都是空气污染物。你认为他的说法_____(选填“完全正确”或“不完全正确”)。
2023-07-19更新 | 3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