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氧气 > 氧气的制取 > 实验室制取氧气 >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2 题号:16256900
夏天到了,衣服上常会留下难以清洗的汗渍、果汁渍等。某校“我与化学”兴趣小组对“污渍爆炸盐”(一种新型衣物助洗剂)化学成分进行探究。主要探究过程如下:
(1)阅读产品标签“主要成分是过氧碳酸钠,能在瞬间去除洗衣粉难以除去的多重顽固污渍”
(2)查阅资料:过氧碳酸钠(Na2CO4),白色结晶颗粒,其溶于水会产生碳酸盐和其他化合物。
(3)合理猜想:①其化合物为NaOH;②其化合物为H2O2③其化合物为NaOH和H2O2;该小组同学做出以上猜想的理论依据:___________
(4)实验设计:探究“污渍爆炸盐”水溶液的成分,完成表格。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步骤1:取少量“污渍爆炸盐”于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固体完全溶解形成无色溶液
步骤2:取少量步骤1形成的溶液于试管中,再滴加___________,振荡,静置___________含有Na2CO3
步骤3:取少量步骤2试管中的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再滴加少量MgCl2溶液,振荡无明显现象___________
步骤4:另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步骤1形成的溶液再加入___________,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中___________含有H2O2

限选试剂:稀盐酸、BaCl2溶液、MgC12溶液、MnO2、蒸馏水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制氧机”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兴趣小组对某款家用制氧机开展了探究。
I.制氧原理探究。

(1)制氧机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氧气能从加湿过滤仓的水中逸出主要是因为氧气______这一物理性质。观察窗的作用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加湿过滤仓起到的作用是______
A.洗气作用,通过洗涤确保氧气的纯度
B.降低反应温度,使反应能够平稳进行
C.使产生的氧气具有一定的湿度,适合人们呼吸
D.观察是否有气泡和产生气体的快慢
E.加快生成氧气的速率
(2)制氧机中的制氧剂为过碳酸钠固体,使用时通常还会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小组成员为探究过碳酸钠制氧为何需要加入二氧化锰,进行了如表实验: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向锥形瓶a中加入适量过碳酸钠分别加入100L蒸馏水,观察;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瓶中有少许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无明显变化使用过碳酸钠制氧,需要加入二氧化锰固体,使制氧速度变快
向锥形瓶b中加入等量过碳酸钠和少量二氧化锰,混匀瓶中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______

(3)以上探究,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二氧化锰是过碳酸钠制氧的催化剂。
II.制氧剂的选择
【查阅资料】双氧水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常温常压下产生150mL的氧气,以5%的过氧化氢溶液为制氧剂需要9.1mL,以过碳酸钠为制氧剂需要1.41g。
【实验方案】利用如图装置设计如图实验并记录0-20min量筒中水的体积,绘制出图。

(4)实验

锥形瓶中药品注射器中药品
实验10.2g二氧化锰9.1mL5%过氧化氢溶液
实验21.41g过碳酸钠和0.2g二氧化锰______mL水

(5)实验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6)结合信息及所学知识,制氧剂不选择过氧化氢溶液的原因是______(填字母)。
A.制氧效率低B.分解产物无污染C.运输储存不方便D.有一定的腐蚀性

III.自制制氧机
(7)同学们利用饮料瓶、注射器、吸管、输液管等日常用品设计并制作了四套装置如图。瓶中所装液体为水,向左侧瓶中加入制氧药品。

装置中不合理的有______(填“甲”、“乙”、“丙”或“丁”,下同),自制制氧机可据需要调节氧气流量,则______装置更适合。
2024-04-07更新 | 84次组卷
【推荐2】过氧化氢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一种物质,请回答相关问题:
(1)氢气(H2)和氧气(O2)在Pd基催化剂表面可反应生成过氧化氢(H2O2),其微观示意图如图1:

“解离”时,结构被破坏的分子是_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
(2)为探究双氧水的分解,进行以下两个实验:
①氯化物对双氧水分解的影响。
反应条件:6.0mL30%双氧水,0.1g氯化物,室温;实验时间:1.5h。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氯化物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铜
放出氧气的体积/mL2.04.0420.0
双氧水的分解率/%0.300.6063.18
由上表可知,双氧水保存时应绝对避免引入___________(填名称)。
②pH对双氧水分解的影响。(已知:水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即pH)
反应条件:6.0mL30%双氧水,60℃;实验时间:1.5h。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可知,pH为___________(填数字)时,双氧水的分解率最高。
(3)多种物质都可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实验小组的同学探究漂白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氯化铁(FeCl3)、硫酸钾(K2SO4)能否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①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图3所示,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多次加入5%过氧化氢溶液,每次2mL,如有气泡产生,检验是否有氧气生成。结果如下表:
研究对象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
漂白液大量气泡较多气泡少量气泡无气泡
FeCl3溶液较多气泡较多气泡较多气泡较多气泡
K2SO4溶液_____///
实验结论ⅰ.实验中产生的气体都是氧气。(查阅资料知:次氯酸钠和过氧化氢反应产生氧气)
ⅱ.K2SO4不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ⅲ.___________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4)探究不同催化剂催化效果的实验方案:将等体积5%过氧化氢溶液加到不同催化剂中,比较用排水法收集50mL氧气的快慢。请从如图中选择合适的仪器(每种仪器限用一次),组成该探究实验的收集装置,不需要用到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2022-09-20更新 | 85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小组在做双氧水制氧气的实验时不小心把双氧水洒到了水泥地上,意外地发现地上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于是她对这一现象产生了探究兴趣。
(提出问题)除二氧化锰外,水泥是否也能作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它的催化效果比二氧化锰是否更弱?
(设计实验)小雨以收集等体积氧气所需时间为标准,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实验序号双氧水溶液体积其他物质质量收集时间/s
40mL/200
40mL水泥块100
40mLMnO2:0.5g67
(1)加入水泥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_ g。
(2)对比实验②和实验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探究水泥块是否可以作为过氧化氢的催化剂,将实验②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称量,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还需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水泥块是此实验的催化剂。
(4)(评价设计)你认为小雨设计实验②和实验③对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0-01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