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化学变化基本特征 >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
题型:填空与简答-科普阅读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0 题号:17011144
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
臭氧(O3)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绝大部分臭氧存在于离地面25公里左右处的大气平流层中,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臭氧层。它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防止其到达地球,是地球生物的保护伞。可为何它又是危害环境的污染物?
地表空气中的臭氧对人体极为有害,一些易于过敏的人长时间暴露在臭氧含量超过每立方米180微克的环境中会产生眼睛刺痛,咳嗽等不良症状。研究表明,空气中每立方米臭氧含量增加100微克,人的呼吸功能就会减弱3%。对于运动员来说,空气中的臭氧含量可以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耐力和比赛成绩。
臭氧很不稳定,在常温常态常压下即可分解为氧气。地表臭氧并不是人类活动直接排放出的污染物,而是因为氮氧化物或挥发性有机物与氧气结合而形成的,强烈的阳光照射会加速这一化学反应。氮氧化物主要来自于燃煤、汽车尾气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来源相对非常复杂,涂料、燃油、炼油厂、干洗店等,都会产生这种污染物。
如图为某地夏季某日昼时(7:00~18:00)臭氧、二氧化氮(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臭氧转化为氧气的变化属于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为什么说大气层中的臭氧层是地球生物的保护伞? _______
(3)地表空气中的臭氧是由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与_______反应生成的。
(4)如图,某地夏季某日昼时,臭氧污染最严重的时间段是 (填序号)。
A.8:00~10:00B.10:00~12:00
C.12:00~14:00D.14:00~16:00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臭氧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B.臭氧层具有吸收紫外线的作用
C.地表空气中臭氧的含量与天气阴晴无关
D.空气中臭氧浓度不同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6)NO2是密度比空气大、不与空气反应、易溶于水的红棕色气体,应用____法收集该气体。
(7)为了减小臭氧污染,你向市民提出一条可行建议_______

相似题推荐

填空与简答-流程题 | 适中 (0.65)
【推荐1】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多,氮气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如图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4NO3)的工业流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发生的是__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___个.
(4)硝酸铵是无色无臭的透明结晶或呈白色的结晶,易溶于水,易吸收结块,受热易分解,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应如何保存硝酸铵肥料?答: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1-30更新 | 106次组卷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 (0.65)
【推荐2】《天工开物》中记载:“凡铁一炉载土二千余斤,或用硬木柴,或用煤炭,或用木炭……”(“土”为铁矿石)。
(1)“硬木柴”“煤炭”“木炭”都可以燃烧,其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_______,推测这些物质的作用是_______
(2)炼铁过程中,要多次向其中鼓风,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3)采用赤铁矿冶铁时,炼铁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百炼成钢”的过程中发生的是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024-05-20更新 | 56次组卷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3】中华传统节日蕴含了许多中华传统文化和化学知识。
(1)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雕刻龙舟龙头时发生 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中秋节:观花赏月,吃月饼。人们观赏桂花时闻到桂花香,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_____
(3)春节:贴春联,吃饺子。用漏勺捞饺子与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 _____的原理相同。
2023-10-01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