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构成的奥秘 > 构成物质的微粒 > 分子 > 物质的微粒性 > 微粒的共性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5 题号:17310652
小明同学学习了分子的性质后,对分子的运动及其影响因素产生兴趣,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一】如图1

(1)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实验结论是______
(2)该方案的不足之处是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实验方案二】某小组同学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入蘸有试剂的棉花(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做了图2所示实验,发现在玻璃管内形成了白色烟环(成分为氯化铵)

(3)从图2中观察到形成的白色烟环位置偏右,说明______
(4)生成白烟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
【实验方案三】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对图1装置进行改进,改用图3装置探究微粒的运动。

【查阅资料】①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②T形三通管属于微型化学仪器。在T形三通管的粗玻璃管里,固定一根湿润的酚酞纱布条。
(5)实验3中可观察到______(选填“ba”或“bc”)段纱布条先变红;微热细弯管处的浓氨水,纱布条变红的速率会______(选填“减慢”或“加快”)。
(6)改进实验与教材实验相比较,有不少的优点,请你写出其中的一条:______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分子的性质进行再探究。
[活动一]在一个透明塑料管的中心放一个塑料薄膜包裹的浓氨水棉球,两端同时各放一个蘸有浓盐酸和稀盐酸的棉球,刺破薄膜,发现在靠近浓盐酸的一端产生白烟,另一端几乎没有白烟。

(1)白烟靠近浓盐酸的原因___________
(2)盐酸和氨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3)若将稀盐酸换成浓硫酸,在它们之间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白烟生成。
[活动二]将50mL酒精向装有50mL水的长玻璃管中倒入,发现先在接触面有气泡产生,密封、倒置,气泡产生的更快更多,混合后的体积变为98mL。

(4)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之间有___________
(5)倒置后气泡产生更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
[活动三]小组成员对气泡主要是什么产生浓厚兴趣,纷纷提出猜想:
①氧气②空气③二氧化碳。将气泡收集后测试,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6)气泡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7)设计实验验证气泡里的气体主要来自于酒精还是水的方案是___________
2023-04-30更新 | 99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为了探究分子的运动性,小强进行下面的实验:
步骤一:如下图所示:

问题:Ⅰ:实验(3)中,滤纸条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分析上面三个实验的现象,简单解释滤纸变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二:小强用剪刀在滤纸上剪取一条长滤纸,并在滤纸条上间隔地滴入酚酞溶液,然后放进试管里。最后用蘸有浓氨水的棉花团塞住试管(如右图所示),观察现象。

问题:Ⅰ:上面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说明分子_______________
Ⅱ:该实验还说明浓氨水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
(1)步骤一在整个探究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三个实验中没必要做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
(2)有人说:“在实验步骤一中,要获得‘酚酞遇氨水变红’这个结论不是很严密,因为滤纸变红,有可能跟滤纸中某种化学成分有关。具体地说,有可能是酚酞跟氨水作用,生成的某种物质再跟滤纸中的该种化学成分发生作用而使滤纸变红。”
你同意上面说法吗?答:_________。为了验证他(她)的说法,你补做的实验是(请简单写出实验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28更新 | 974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分子的运动,实验如图所示。图中试管A和装置D的试管中装有体积和浓度浓氨水,试管B和C中装有体积和浓度相同的酚酞溶液。

(1)实验①和实验②中的现象是_______
(2)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产生上述现象快慢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
(3)由此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_______,②_______
(4)如图是课本上研究分子运动的实验,该小组设计的实验设计和课本实验相比的优点是_______
序号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过氧化氢溶液质量/g温度/℃二氧化锰用量/g氧气体积/mL反应所需时间/s
512200.212511
3012200.21252
301220/125296
301290/12582

(5)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_______有关;
(6)通过对比实验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
(7)通过对比实验可知,使用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但要证明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还需证明二氧化锰_______不变;
(8)由上表实验推测,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最合适的条件是_______
2023-12-12更新 | 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