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生活中常见化合物 > 盐和化肥 > 常见盐 > 常见盐的俗名、用途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9 题号:18844669
青团是一种传统美食,家庭制作时常出现蒸制后变黄的现象。兴趣小组探究了影响青团颜色的因素。

【查阅资料】
①艾䓍含大量叶绿素,汁水可使青团着色。叶绿素不稳定,易被氧化、酸化变色。
②NaHCO3可以与植物细胞中酸性物质反应,阻碍叶绿素分解,使青团保持鲜亮的绿色。
【进行实验】
取等体积鲜榨艾草汁,分别加入等质量糯米粉中,搅拌,揉制成大小相同的糯米团,蒸制后观察青团颜色。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NaHCO3添加量/g蒸制火候蒸制时间/min是否蒸熟青团颜色
0大火15深黄色
0.5小火15绿色
0.5中火15黄绿色
0.5大火15黄绿色
1.0中火15绿色
1.0中火18黄色
1.0中火21深黄色
1.5中火15黄色
【解释与结论】
(1)NaHCO3的俗称是_______
(2)④中青团比①中颜色偏绿的原因是_______
(3)依据⑤~⑦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4)探究蒸制火候对青团颜色影响的实验是_______(填序号)。
【反思与评价】
(5)探究NaHCO3最佳用量的实验中,在中火,蒸制15min的条件下,没有再进行NaHCO3添加量为2.0g的实验,理由是_______
(6)青团蒸制前后常会在其表面刷一层食用油,刷油的目的可能是_______
2023·北京通州·一模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推荐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稀盐酸的反应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实验。
(1)分别在盛有少量碳酸钠、碳酸氢钠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都观察到_____________,写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快慢是否相同,小组同学取等体积、含碳元素质量也相同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分别和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反应,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提示:连通管的作用是平衡压强,控制分液漏斗活塞使稀盐酸顺利匀速流下)。压强传感器测得广口瓶内气压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

【进行实验】
(2)用分液漏斗滴加稀盐酸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1装置中连通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4)分析图2所示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其他条件相同时,__________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较快,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交流】
(5)下列关于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碳酸氢钠是小苏打的主要成分,可以用作发酵粉
B.碳酸钠可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
C.为证明碳酸钠溶液中是否含有碳酸氢钠,可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6)该实验中同学们用的是“等体积、含有碳元素质量相等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为什么不能用“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呢?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25更新 | 50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维生素C(C6H8O6)具有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和治疗坏血病等作用。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溶于水时,有许多气泡产生,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维生素C泡腾片溶于水后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某品牌维生素C泡腾片主要成分如图。

②柠檬酸为食用酸类,可增强体内正常代谢,适当剂量对人体无害。柠檬酸易溶于水,20℃时,其2%水溶液的pH为2.1。
【猜想与假设】
(1)同学甲认为该气体中不可能含有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CO________
(2)同学乙认为该气体也不可能含有N2,因为________
同学丙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O2、C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试验】
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将一片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装有水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释与结论】
(3)同学丁认为由实验Ⅱ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O2,理由是_________。同学们经过讨论,设计了更为严谨的实验,最终证明了该气体中不含氧气。
(4)实验Ⅲ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结论是该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_
【反思与评价】
(5)维生素C泡腾片的保存注意事项是_________
(6)在医疗上,碳酸氢钠是治疗_____的一种药剂。
(7)通过本次探究活动,你觉得柠檬酸还可能有的用途是___ (填字母序号)。
A.作碳酸饮料的添加剂B.作金属除锈剂C.作水壶除垢剂
2023-03-06更新 | 63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松花蛋是一种美食,但直接吃会有一种涩味。为了解其原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深入某食品加工厂对其制作过程展开探究。
任务一:调查配料
技术检验部工作人员提供了配料:鸭蛋、水、生石灰、纯碱、食盐、红茶末等,其中纯碱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任务二:腌制松花蛋的浸泡液中有哪些溶质?
【做出猜想】猜想一:CaO、Ca(OH)2、NaOH、NaCl
猜想二:Na2 CO3、NaOH、NaCl
猜想三:Ca(OH)2、NaOH、NaCl
猜想四:NaOH、NaCl
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一不成立,因为浸泡液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为探究其余褙想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样滴加少量稀盐酸_______________则猜想二不成立
②取样通入适量气体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猜想三成立、猜想四不成立
但老师认为:由以上方案得出猜想二不成立不够严谨,他认为不改变药品种类只需改用_______________即可得出正确结论。
任务三:食用时如何改善松花蛋表面的涩味?
同学们一致认为:松花蛋浸泡液中各物质无论是否恰好反应,浸泡液一定显碱性,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
结合以上探究过程,请你选出改善涩味的调料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食盐                           B.食醋                           C.小苏打
【交流反思】从绿色化学角度考虑,浸泡松花蛋的废液应加入酸性物质处理至达标后排放。
2023-05-05更新 | 1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