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构成的奥秘 > 构成物质的微粒 > 分子 > 物质的微粒性 > 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题型:选择题-单选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59 题号:19064924
我国古代诗词和俗语中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有麝自来香,不用大风扬”——分子在不断运动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物质的状态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C.“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D.“人要实,火要虚”——增加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燃物燃烧得更旺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 (0.85)
名校
解题方法
【推荐1】将间隔滴有酚酞的滤纸条放入试管内,然后用浸有浓氨水的棉花堵住试管口(如下图),观察一会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纸条无明显变化
B.整条滤纸同时变为红色
C.棉花团逐渐变成红色
D.该实验证明了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021-05-20更新 | 138次组卷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 (0.85)
解题方法
【推荐2】水蒸发变成水蒸气,该现象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体积变大B.分子间隔变大C.分子质量变大D.分子变了
2020-10-14更新 | 34次组卷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 (0.85)
解题方法
【推荐3】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运动B.固体很难被压缩——分子间没有间隔
C.空气是种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D.水和冰的混合物——是同种分子构成纯净物
2022-06-19更新 | 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