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生活中常见化合物 > 酸和碱 > 酸的化学性质 > 酸的通性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4 题号:19436751
化学变化中不但有新物质生成,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的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同学们在学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时,老师进行了如图演示实验。
   
(1)实验中,同学们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有热的感觉,说明烧杯A和烧杯B中的反应均为放热反应。烧杯A中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实验后,小明同学帮老师处理废液。他发现烧杯A中是无色透明的溶液。他对该无色溶液的溶质成分展开讨论。
【查阅资料】MgCl2溶液都显中性。
【提出猜想】猜想1:MgCl2;猜想2:___________
【实验设计】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方案一: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___________现象说明猜想1错误
方案二:取少量该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猜想2正确

【实验反思】
(3)方案二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
(4)反应后滤液的溶质成分中不仅有生成物,还可能有过量的反应物。
【应用交流】下列两种情况下,反应或应用的化学原理是否相同?
答: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①化学实验室一瓶装满生石灰的塑料瓶试剂瓶已经膨胀破裂(如图1);
②发热包(也称食品发热包)是由自热材料(主要成分有氧化钙、碳酸氢钠等)经无纺布密封包装,最后再经OPP膜包装组成的整体(如图2)。需要使用时,先撕开OPP膜后,将发热包放置在耐高温盒中,加入一定量的常温水(禁止使用热水)即可产生热量来加热食物。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氧化铜、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制备氢氧化铜。在实验过程中小组同学发现了一些“异常现象”,并没有成功制得氢氧化铜。请你一起参与小组分析讨论,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实验原理:CuO CuSO4 Cu(OH)2
转化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转化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查阅资料:(1)硫酸铜溶液显酸性
(2)可采用加热的方法,加快氧化铜和稀硫酸的反应速度
(3)氢氧化铜的热稳定性较差,温度高于80℃时,会分解成氧化铜和水
异常现象一:最终什么沉淀都没有,只得到蓝色液体
异常现象二:刚开始有蓝色沉淀出现,但一会儿后部分沉淀变成黑色
异常现象三:试管中黑色固体一直未消失,并没有出现蓝色液体,更没有蓝色沉淀
交流与讨论一:
针对异常现象一:小明认为蓝色液体中除含有硫酸铜,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化学式)。
实验验证:
(1)小华认为只需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即可判断。其他同学一致反对,其原因是_____
(2)为了不影响氢氧化铜的制备,你认为可向蓝色溶液中加入_____检验(填序号)。
A 氧化铜               B 酚酞试液            C 氯化钡溶液          D 铝粉
交流与讨论二:
针对异常现象二:小华查阅资料后找到了原因,你认为可能是因为_____;部分沉淀变成黑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交流与讨论三:
针对异常现象三:小芳剖析实验过程,认为形成这一异常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在氧化铜中先加入了_____(化学式)试剂。
反思与小结:在验证盐酸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时,需用到酚酞试液。其实也可以不用指示剂,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_____,再滴加稀盐酸。如观察到_____现象时,也能证明它们发生了反应。
2019-04-17更新 | 66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在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小科在10mL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然后逐滴滴入稀硫酸,反应过程中溶液变成无色。为了探究稀硫酸是否过量,小科又分别选取氯化钡溶液、紫色石蕊试液设计实验方案,进行了如下表实验:
方案方案一方案二
实验操作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实验现象出现白色沉淀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稀硫酸过量稀硫酸过量

(1)小科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有一个方案错误,请指出错误的方案并说明理由 ___
(2)如图是小科和老师一起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硫酸时,用数字化实验测定的反应溶液温度T和pH的变化曲线。你能从图中获得的一条信息是 ___

(3)将10%的NaOH溶液5克和5%的稀硫酸10克混合,下列能与这种混合液发生反应的是
A.氧化铜粉末B.氯化钠
C.铁粉D.氯化铁溶液
2022-10-26更新 | 54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某实验小组同学对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混合后,体系中各反应的先后顺序进行研究。
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以下实验中所用硫酸都是过量的。
实验1:将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与60mL、10%稀硫酸混合,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铁粉/g氧化铜/g实验现象
1-10.561.6立即出现红色固体,无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溶液呈蓝色
1-21.121.6立即出现红色固体,无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1-31.681.6立即出现红色固体,待红色固体不再增加后产生大量气泡,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实验2:将1.12g铁粉和1.6g氧化铜的混合物与30mL不同浓度的硫酸混合,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硫酸浓度/%实验现象
2-120立即出现红色固体,无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2-230立即出现红色固体,瞬间产生大量气泡,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浅蓝色
2-350立即出现红色固体,瞬间产生大量气泡,反应过程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同时持续产生细小气泡,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浅蓝色

【解释与结论】
(1)浅绿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H2SO4____
(2)实验中出现红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依据实验1推测,在稀硫酸浓度为10%,且硫酸足量的条件下,铁粉、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
(4)对比分析实验1-2与1-3,解释实验1-2没有产生气泡的原因______
(5)在实验1-3中,产生氢气的质量最多为____ g。
(6)根据实验2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硫酸浓度为20%,CuO先于Fe与硫酸反应
B 硫酸浓度为40%,Fe将先于CuO与硫酸反应
C 硫酸浓度为50%,Fe与CuSO4反应的同时也与硫酸反应
2019-05-30更新 | 1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