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金属和金属矿物 > 金属的化学性质 > 金属与酸反应 > 金属与酸反应原理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60 题号:2015564
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的溶液的酸碱性进行了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________性,还可能呈________性。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用试管取溶液1mL~2mL,滴入1滴~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无色酚酞溶液变_____溶液呈碱性
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溶液呈____
[分析与思考]
(1)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______(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________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该过程涉及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
(2)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以下方案:
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____________,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13-14九年级下·全国·单元测试 查看更多[23]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用硫酸溶液处理废锌片时发现产生的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同时发现试管外壁发烫,这种现象引起同学们的思考和研究。
【查阅资料】①SO2溶于水,它能与NaOH反应,生成Na2SO3和水;②H2具有还原性。
【分析讨论】
(1)根据试管发烫的现象分析,说明锌与硫酸发生的反应是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提出猜想】
(2)对生成的气体进行猜想:猜想1:可能是H2;猜想2:可能是SO2,做出此猜想的理由是______;猜想3:可能是H2和SO2的混合气体。
【实验方案】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左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夹持仪器已省略,假设装置中的反应都进行完全)
   
【问题讨论】
(3)如果装置A没有明显实验现象,装置C的现象为______,则猜想1成立。
(4)如果装置A的现象为溶液红色变浅,装置C没有明显实验现象,则猜想______成立。
(5)猜想3成立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6)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
【实验反思】
(7)实验室中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8)小组内一同学又设计了判断SO2与NaOH溶液能否发生反应的装置(如图),实验时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就得出S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结论,其他同学认为这一结论不严谨,理由是______。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需做的对比实验______
   
【拓展延伸】
(9)小组的同学欲证明试管内锌与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有硫酸剩余,下列方法中错误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往容器内再加稀盐酸,如有气泡产生,则溶液中没有硫酸
②往容器内再加锌粒,如有气泡产生,则溶液中一定有硫酸
③往容器内加氯化钡溶液,如有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有硫酸
④将试管中剩余固体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如有红色固体生成,则溶液中没有硫酸
2023-07-23更新 | 17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稀硫酸和NaOH溶液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探究,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发现没有明显现象,经讨论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同学们对烧杯内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Na2SO4
猜想二:Na2SO4和NaOH
猜想三:Na2SO4和H2SO4
猜想四:Na2SO4、NaOH和H2SO4
(1)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阅资料】①Na2SO4溶液呈中性;②NaOH溶液与CuSO4溶液能发生反应,产生蓝色沉淀。
【实验探究】
(2)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的相关内容。

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方案1甲同学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无明显变化猜想二不成立
方案2乙同学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CuSO4溶液______
方案3丙同学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锌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有气泡生成猜想______成立

【拓展延伸】某同学在探究稀硫酸和NaOH溶液反应过程中,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溶液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3)该同学实验操作是______。(填字母)
A.将稀硫酸滴入NaOH溶液中B.将NaOH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4)a点的溶质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
2024-04-10更新 | 183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央电视台举办的“3.15”晚会曾曝出某品牌金饰品掺假的事件,这引起了同学们的好奇。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对一种黄金饰品进行了相关的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假黄金通常含黄铜(Cu-Zn合金)。
(1)黄铜属于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提出问题】怎样鉴别真假黄金?
【实验探究】
(2)鉴别黄金样品的真假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Ⅰ.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适量①___________样品表面有气泡产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___________此样品为⑤___________(填“真”或“假”)黄金
Ⅱ.取少量样品放在陶土网上,用酒精灯加热___________
Ⅲ.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④___________溶液样品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的蓝色消失

(3)金的金属活动性比铜、锌___________(填“强”或“弱”),因此利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以鉴别真假黄金。
【拓展应用】同学们又对某未知金属X与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进行探究,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两个实验。

(4)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___。实验1中铜表面有银白色物质生成,实验2中观察到X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判断出X与铜、银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为___________
2024-01-18更新 | 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