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空气 > 空气的组成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过程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86 题号:20324731
兴趣小组对测定氧气的含量和实验室制取氧气催化剂进行了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实验一】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
       
(1)实验室常用下图甲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
(2)在甲装置的基础上,同学们设计出了乙、丙两套改进装置。
①对比甲装置,乙装置改进的目的是_____
②乙装置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水,在实验过程中能起到加快集气瓶冷却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的作用是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3)丙装置选用容积为 30mL 的试管和 20mL 的注射器作反应容器(红磷的体积忽
略不计),实验中需要收集的数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打开弹簧夹开始实验,则实验前注射器至少要吸入_____mL 空气。(以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计算)
【实验二】甲同学用家用制氧机制取并收集了一袋气体,设计了如图 c 所示装置来测定其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步骤】
①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加入药品,将装置连接固定。③打开止水夹 a 和 b,向 A 中缓慢通入一定量气体,露出白磷后,关闭止水夹 a 和 b,此时,A 中水进入到 B 中,测得 B 中水的体积为 V1mL。④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⑤待白磷熄灭,_____(填具体操作)。B 中水倒吸进入到A 中,测得量筒中的体积变为 V2mL。
⑥计算该氧气袋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4)补充完整实验步骤⑤____________(填具体操作)。
(5)写出步骤⑥氧气的体积分数______(用含 V1、V2 的式子表示)。
(6)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_。
A.步骤③中,仰视量筒读数会使测得的 V1 数值偏低
B.步骤④中,白磷燃烧时可以不关闭止水夹 a
C.步骤⑤中,未冷却至室温会使测得的小组同学所带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偏低
(7)若在步骤⑤中,俯视量筒读数,则测得结果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氧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有关氧气的系列探究实验。

探究一: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
(1)如图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是: _____
(2)小明同学认为可用铁丝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丽同学认为不可以,其原因是: _____
(3)小芳同学用木炭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结果却发现水几乎没有倒吸。小组内同学帮她仔细检查,发现装置的气密性及操作步骤均无问题。你认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_____
(4)小组内同学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 ______
探究二:以下是该小组探究影响H2O2溶液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H2O2溶液浓度%H2O2溶液体积/mL温度/℃MnO2的用量/g收集氧气的体积/mL反应所需的时间/s
51200.1416.75
151200.146.04
305350249.21
305550210.76
(1)写出实验室用H2O2溶液和MnO2混合制氧气的化学式表达式: ________
(2)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 _____ 有关;从实验③和④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 _____
(3)通过上述实验 ____ (填“能”或“不能”)说明使用MnO2可以加快H2O2溶液反应速率。
2016-11-28更新 | 1032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课本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完毕后集气瓶中是否还含有氧气产生质疑,于是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探究磷在空气中燃烧后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

【提出问题】 足量红磷在密闭的四颈平底瓶内燃烧熄火后,容器中是否有氧气剩余?
【作出猜想】 猜想①: 有氧气剩余            猜想②: 无氧气剩余
【实验验证】 该小组同学按图1组装好实验装置,利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上的红磷,红磷燃烧直至熄灭,待装置完全冷却后,将装有白磷的燃烧是提出水面,再次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白磷居然也被点燃。
(1)写出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猜想______正确。
(3)课本上用红磷燃烧的方法______(填“能”或“不能”精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图1装置中水的作用是______
【拓展延伸】 图2是该小组同学从开始实验到最后装置冷却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用传感器测量容器内氧气浓度变化的曲线图。
(5)图2中______(填“A、B、C、D、E”) 点时红磷燃烧熄灭。
(6)图2中CD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反思与评价】
(7)兴趣小组分析对比曲线BC段和DE段,气压减小的的主要原因是______,并且得出了“不同物质燃烧,需要的氧气浓度不一样”的结论。同学们由此联想到课本上的一个实验:______(填物质名称) 在空气中不能点燃,但在氧气中能点燃并剧烈燃烧,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
2023-11-04更新 | 126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科学探究和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化学兴趣小组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了实验探究,并基于证据进行推理分析。
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瓶塞。
③红磷熄灭,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
④观察并记录水面的变化情况。多次实验发现,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始终小于集气瓶容积的1/5
(1)请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
小组同学利用图2装置结合现代传感器技术,测得实验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压强、温度、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3所示。

(2)其中Y曲线代表的是___________(填“温度”或“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
(3)结合图3中X、Y两条曲线,解释BC段压强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实验结束打开弹簧夹的过程,对应的是压强曲线中的___________段。
(4)据图可知,燃烧红磷法测定结果不够准确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结合你的知识积累,若要寻找红磷的替代物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替代物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
2023-12-29更新 | 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