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化学变化基本特征 > 催化剂 > 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55 题号:20898471
科学兴趣小组利用压强传感器对课本实验进行了创新改进。
   
【探究一】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为精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科学兴趣小组按图A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图B、图C是利用该装置测定红磷和木炭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一时间关系图。
(1)在实验前应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
(2)该实验中红磷燃烧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
(3)请写出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
(4)若将红磷换成木炭,实验不能成功,可用图像_______(选“B”或“C”)进行解释。
【探究二】探究催化剂种类对催化效果的影响
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酶均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为比较两者的催化效果,同学们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测得相同条件下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图2所示。
   
(5)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_______不变。
(6)对比图2中的_______(填字母)点,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
(7)请从催化剂的角度解释在实验过程中,上述两个反应虽化学反应速率不同,但完全反应后两个装置内压强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较易 (0.85)
解题方法
【推荐1】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三氧化二铁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设计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并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实验药品分解温度(℃)
氯酸钾580
氯酸钾、二氧化锰(质量比1:1)350
氯酸钾、氧化铜(质量比1:1)370
氯酸钾、三氧化二铁(质量比1:1)390
【讨论分析】:由实验____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实验所用的三种物质,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
【实验反思】:若要证明三氧化二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的________不变。
2023-10-18更新 | 10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易 (0.85)
真题
【推荐2】小李将实验剩余的FeCl3溶液倒入含有H2O2的废液缸,立即产生大量的无色气泡。
(1)小李根据组成的元素猜测,无色气体可能是H2、O2、HCl、Cl2中的一种或多种。
【查阅资料】1.Cl2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FeCl3在水中解离出Fe3+、Cl-
根据资料,小李可排除的气体为______
【实验一】为进一步验证该气体成分,他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收集满该气体的小试管中,只观察到木条燃得更旺,则该气体一定含_______
(2)小李认为上诉过程中FeCl3溶液作了H2O2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为了进一步探究哪种离子起催化作用,他做了下图所示的对比实验。若要证明FeCl3溶液中的Fe3+对HO2分解起催化作用,除观察到试管c中无明显现象外,还需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

(3)小王同学认为由此得出“FeCl3溶液作H2O2分解的催化剂”的结论不严谨,还需要补充实验来进一步探究,他们又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三】

X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
【得出结论】要证明FeCl3溶液作H2O2分解的催化剂,须满足一下两个方面的条件:
①从定性角度需观察到______(填序号)的现象。A.实验一   B.实验二     C.实验三
②从定量角度需得到的关系式为m1=______(用m2和m3表示)。
2019-06-17更新 | 752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易 (0.85)
【推荐3】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寻找新的催化剂课题时,发现将生锈的铁钉放到过氧化氢溶液中,也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于是,它们对此展开探究:
(1)提出问题:什么物质是该反应催化剂?
(2)设猜想与假设:下面是组内两位同学所作的猜想,请你完成小华的猜想,
【假设一】小芳同学:铁钉表面的氧化铁是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荆.
【假设二】小华同学:铁钉里的铁是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3)实验与结论: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一:把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加入到装有lO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并用一根带火星的小米条置于试口,观察现象.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假设一成立
实验二:取lO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____,并用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试管口,观察现象.无现象假设二____(成立不成立”)

(4)讨论交流: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小芳的实验一还不能够确切的说明氧化铁就是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思与评价:小强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实验二中一直没有现象的试管,过了一段时间后试管中也出现了气体。
2017-12-15更新 | 1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