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 质量守恒定律 >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题型:实验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8 题号:20993564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1)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用金属汞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汞等实验,第一次明确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
Ⅱ.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请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表达式_____
(3)如图1所示进行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于1∕5,可能的原因是_____(填序号)。
A.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太慢B.红磷量不足
C.实验中发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D.装置漏气

Ⅲ.用镁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请写出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表达式_____
(5)某同学利用图2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发现,产物中还出现少许黄色固体。已知:镁能与氮气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但在空气中燃烧镁条时很难观察到生成物中有淡黄色固体,原因是_____。在操作规范的情况下,该同学实验所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_____1/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Ⅳ.用铁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6)已知铁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xH2O)。试写出生活中防止铁生锈的一种方法是_____
(7)某同学根据铁生锈的原理,用铁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了如图3实验,8分钟后测得数据如表:
实验前的体积实验后的体积
集气瓶内空气量筒内水量筒内剩余水
250mL180.0mL129.5mL
实验时该同学不是将铁粉堆在瓶底,而是将铁粉撒在浸润了氯化钠溶液的滤纸条上,再把该滤纸条贴在广口瓶内侧,其目的是_____。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结果保留到0.1%)。与用红磷燃烧的方法相比,用该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主要优点一是没有污染,二是_____
V.拓展应用
(8)取7.2g镁条在O2和N2的混合气体中完全燃烧,所得固体质量为ag,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g<ag<12g。

(9)已知:Fe2O3固体在一定的高温下能分解为一种复杂的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该气体可以用_____来检验。现将32.0gFe2O3固体加热到该温度下,发现固体质量减少了1.6g后质量不再改变。请回答:32.0gFe2O3固体中含有铁元素_____g,该温度下复杂的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

相似题推荐

【推荐1】河西区某中学实验小组为探究燃烧条件,进行如图实验。三支试管装好药品后,排尽试管内空气。初始温度25℃,水浴升温至60℃后,用注射器同时向②、③试管中迅速注入足量氧气。(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1)有燃烧现象的是第_______支试管(填序号):
(2)由①、②实验对比,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
(3)若继续升高水温,试管③中_______(填“不能”或“能”)出现燃烧现象。
(4)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是实现绿色化学的关键。
①从分类角度分析,“乙醇汽油”是_______(填“化合物”或“混合物”):对乙醇汽油作汽车燃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改善空气质量               B.不产生CO2,抑制温室效应             C.可避免石油过度开发
②一定条件下,有机物甲分解生成乙和丙(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1),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4.6g甲与一定量氧气混合于密闭容器内,一定条件下,反应物全部转化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丙。则生成丙的质量为_______g。
2023-02-17更新 | 210次组卷
【推荐2】古代中国炼铜工艺处于世界鼎盛地位,其中一种“竖炉法”炼铜是现代炼铁工艺的启蒙。其主要原理是利用二氧化碳产生一氧化碳,再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如图为该方法的模拟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图中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

(1)实验步骤如下:(        );装入碳粉和氧化铜;通入二氧化碳,让装置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点燃a处和b处酒精喷灯和酒精灯;实验结束后先熄灭火源,再持续通入二氧化碳直至冷却。
(2)实验分析:硬质玻璃管中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能否根据c处现象判定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发生了反应 _____(填“能”或“不能”)。b中玻璃管进入c中的气体成分是 _____。d装置的作用是 _____
(3)如玻璃管中纯净氧化铜质量为Wg,全部反应后,b处固体质量为Mg,c处混合物增加的质量为Ng,请选择使用W、M、N等符号列式表示氧化铜中铜、氧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 _____(仅列式)。
2023-03-13更新 | 223次组卷
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3】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使该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数据,推算元素含量。
   
(1)装置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E中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
(4)若装置C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质量为Wg,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若装置D增重ag,则Wg该塑料试样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 ________ g。(计算结果可为分数形式)
(5)若没有连接装置B,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质量的测算结果 ____________ (选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6)若该塑料袋是由聚氯乙烯塑料制成的,则要检验生成了氯化氢气体,应将装有足量 ____________ 溶液的试剂瓶添加到 ________________ 装置之间。
2017-11-02更新 | 5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