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氧气 > 氧气的制取 > 实验室制取氧气 > 氧气的检验及验满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65 题号:21395163
地震是一种危害极大的自然灾害,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后的灾区需要大量的消毒剂、漂白剂和清洁剂等,请根据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分析思考】
(1)过碳酸钠是一种多用途的清洁剂,其化学式为2Na2CO3·3H2O2,外观为白色固体,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下列物质中能使过碳酸钠失效的是_______(填序号)。
A.稀硫酸B.二氧化锰C.氢氧化钙溶液D.氯化钡溶液

【实验探究1】探究过碳酸钠溶于热水后生成的气体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1】
(2)猜想一:_______。猜想二:O2
【实验验证1】
(3)取少量该清洁剂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热水,塞上带导管的橡胶塞,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没有明显现象:打开橡胶塞,向其中伸入_______,观察到预期的现象,证实猜想二正确。
【实验探究2】探究过碳酸钠溶于热水后得到的无色溶液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2】猜想一:NaOH;猜想二:Na2CO3;猜想三:Na2CO3和NaOH。
(4)【实验验证2】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无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入2滴酚酞溶液溶液变成_______猜想一成立
②向①中所得溶液中滴入过量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变为无色猜想________成立

【反思与评价】
(5)小红认为通过操作①证明猜想一正确的说法不科学,理由是_______
【知识拓展】
(6)过碳酸钠在保存时要注意_______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方法有很多种,我校各班兴趣小组对氧气制备及收集过程中的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I、“超越极限”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当向乙烧杯中依次加入MnO2和H2O2溶液时,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并产生大量白雾,蜡烛燃烧更旺,但过一会儿逐渐熄灭,而甲烧杯中蜡烛一直持续燃烧。
   
【提出问题】导致乙烧杯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燃烧产生的CO2使蜡烛熄灭;
猜想二:白雾是水雾导致蜡烛熄灭;
小组同学经过讨论,排除了猜想一,其理由是______
【进行实验】向一只装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加入约100℃的水,另一只装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依次加入MnO2和 H2O2溶液,若观察到______的现象,则猜想二正确。
II、“创造奇迹”兴趣小组探究“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机的选择”,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备氧气进行相关实验。
(1)写出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反应方程式:______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开始收集,原因是______
【提出问题】“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此时排出的氧气比较纯净”,事实如此吗
【设计并实验】采用氯酸钾制备氧气,测定不同时刻从试管排出的气体中氧气的浓度。
时段氧气浓度变化特点氧气浓度变化范围加热时间气泡特征
逐渐增大21.2%~______1~16s不连续、不均匀
快速增大28.7%~66.7%16~34s连续、均匀、快速
逐渐变缓66.7%~86.3%34~80s
趋于稳定86.3~88.7%80~135s
(3)在加热过程中,刚过了第①时段(1~16)之后,气泡已经连续、均匀且快速冒出,此时排出气体中氧气的浓度只有______%左右。
(4)“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表示排出的氧气已经比较纯净”的说法是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的。
【查阅资料】对于初中氧气性质实验而言,氧气浓度只需达到一定的数值,即满足实验要求即可。
【实验探究】①取一个氧气瓶,使瓶内留有占集气瓶容积40%的水(余下的为空气),用玻璃片盖住,并倒扣于装有水的水槽中;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小心地把瓶内的水排完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取出正立放好;③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带火星木条复燃。
(5)通过实验探究,发现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氧气______(填“不一定”或“一定”)是纯氧。
(6)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瓶内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瓶中空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______%。
(7)理论上,上述实验“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体积分数是______%(计算结果保留到0.1%)。
2021-11-24更新 | 148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某实验小组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进行探究:
【探究一】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因素。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分别取5mLH2O2溶液进行实验,测定产生4mLO2所需时间,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H2O2溶液的浓度温度℃MnO2粉末用量/g反应时间
30350t1
30550t2
5200.1t3
15200.1t4

(1)对比①②两个实验,若t1>t2,则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能说明过氧化氢分解快慢与其浓度有关的实验是_____(填实验序号)。
【探究二】探究氧化铁(Fe2O3)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Ⅰ.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0.5g氧化铁粉末,并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A、B两支试管中,观察现象。A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_____
Ⅱ.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现象。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Ⅲ.待实验Ⅱ中没有现象时,将试管中的反应剩余物过滤,并将滤渣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_____g;
Ⅳ.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0.5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0.5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1)补充完成上述实验探究中表格的实验现象:①_____。②_____g。
(2)继续完成以下问题:
【实验结论】
①实验II、Ⅲ证明_____。综上所述:氧化铁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②写出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符号表达式_____
【实验评价】
③实验设计IV的目的是_____
【实验拓展】
④查阅资料得知,氧化铜、硫酸铜、猪肝、马铃薯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二氧化锰只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B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D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也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2019-11-14更新 | 139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某同学将打磨过的铝箔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结果发现也有气泡产生,为了解该气体的成分,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作出猜想】猜想一:氧气;猜想二:氢气;猜想三:氮气。
(1)其他同学认为猜想三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
【进行实验】分别进行实验:

(2)利用图①装置进行实验: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__________,则猜想一错误。
(3)利用图②装置进行实验:反应一段时间气体验纯后,在尖嘴处点火观察到________,则猜想二正确。
【得出结论】
(4)氢氧化钠、水、铝能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5)铝分别与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若生成等质量的氢气,则消耗掉硫酸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6)若本实验所用试液是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则观察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7)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________性,铝在空气中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___
2020-09-29更新 | 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