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碳和碳的氧化物 >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 二氧化碳 > 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及实验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57 题号:21414150
学习了CO2的性质后,同学们对“CO2的溶解性”产生了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实验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在实验室条件下,1体积的水究竟能溶解多少体积的CO2
【进行实验】
(1)如图所示,向一个集满CO2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___________,将瓶倒转,放入水中,取下瓶盖,观察到瓶内液面缓慢上升到塑料瓶的约处。
   
(2)得出结论:1体积的水能溶解___________
【改进实验】
如图所示,取2支医用注射器分别抽取CO2和水,用胶管连接,交替推动2支注射器的活塞,反复多次至数据不再变化。
记录数据如下:
   
抽取CO2的体积抽取水的体积混合后总体积
10 mL10 mL13 mL

(3)反复多次交替推动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由表中数据可知,在实验室条件下,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___________体积的CO2
【反思质疑】
(5)实验(1)中测得结果比改进实验中结果偏大,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数字化实验】
如图所示,为了多渠道确认CO2能溶于水,小组同学用数字化实验测量了容器内压强的变化。
          
(6)连接好仪器,___________(填实验操作名称)。
在三颈烧瓶中收集满CO2气体后,设置好数据采集参数。
点击数据采集按钮,将水注入,观察压强曲线变化(如图所示)。
   
(7)曲线不再变化后,停止收集数据,将紫色石蕊溶液注入烧瓶中,观察到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8)加入水后气压明显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
(9)停止收集数据时,瓶内气压大于初始气压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推荐1】某学习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组成有什么不同?
【查阅资料】(1)通常条件下,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
(2)白磷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
(3)氢氧化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的性质相似,能与某些气体反应。
(4)金属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Al+2NaOH+2H2O=2NaAlO2+3H2
【实验操作、记录、分析】
   
实验一:
(1)先检查装置的 _____ ,在锥形瓶中装入VmL氢氧化钠溶液,在医用输液袋中装入VmL人体吸入的空气
(2)打开弹簧夹K1、K2,缓慢将袋中的气体全部排除。读出量筒(量筒的容积远大于VmL)中液体体积为amL.请根据所学知识,在该步实验中,空气中某气体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3)关闭弹簧夹K1、K2,再 _____ (填操作方法),以促使白磷迅速燃烧。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能否使用红磷 _____ (填‘行’还是‘不行’)。待瓶中气体冷却至室温,打开K2.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bmL.从而推断该气体占气体总体积百分数约为 _____ (用字母表示)。
实验二:
(4)把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测湿度)探头放入袋中,开始采集数据,然后向袋内呼出气体。采集的数据经处理如图2,图中曲线表示氧气体积分数变化的是 _____ (填“X”、“Y”、“Z”)。根据表格中曲线及相关数据,请解释寒冷冬天,紧闭教室内窗户玻璃上能用手指写出清晰的字 _____ ,实验二中,200s时若体积为Vml食品保鲜袋中没有采集数据的所有气体的总体积约为 _____ mL。
   
【评价反思】
(5)通过实验一和实验二,同学们想想: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组成对比的结论是 _____
(6)实验一中把盛放白磷的铁质燃烧匙换为镁带缠绕。假设实验能安全进行完毕,请猜想实验结束后的呈现的现象是 _____
(7)连接装置前把铁质燃烧匙换为铝质的,则可能后果是 _____ ,原因是 _____
(8)为使实验一的数据更精确,结合实验一和实验二思考,你有何建议? _____
2019-06-27更新 | 210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如图是小明设计的化学动力小车,他在试管中加入两种试剂,塞紧塞子,将小车放在摩擦系数极小的道路上,过一会小车就向左运动了。
【可选试剂】①锌粉;②铁粉;③铜粉;④10%的稀盐酸;⑤干冰
(1)在加入的两种试剂总质量相同的条件下,若加一次药品能使小车在同一条水平道路上行程最远,应选择的金属是_____(填序号),并且两种试剂使用的量要控制在恰好完全反应,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在加入的两种试剂总质量相同的条件下,要使小车运动的速度最快,应往试管中加入上述哪种金属?_____(填序号),原因是_____,产生氢气速度更快;
(3)有的同学根据上述小车推进原理,发现不进行化学反应,也能使小车运动,则他在试管中投入的试剂可能是_____,其利用了它的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继续探究】
(4)在不增减小车的设备、不改变试剂总质量及道路的摩擦系数不变的条件下,从理论上讲,如何使小车跑得更远?请你在下表中写出两种改进的方法并给出理由。

改进的方法简述理由
1__________
2__________
2019-04-15更新 | 175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某化学兴趣小组对CO2是否支持常见金属的燃烧进行探究活动。
【活动一】探究CO2是否支持实验室常见金属镁的燃烧。
实验①:将燃着的镁条插入充满CO2的集气瓶,发现镁条仍燃烧,生成物除白色MgO外,还有一种黑色固体。
(1)镁在CO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①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该结论可知________(写“能”或“不能”)用CO2灭火器扑灭金属镁的火灾。
(3)通过实验①你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____________,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探究CO2是否支持生活中常见金属铁的燃烧,兴趣小组设计如下方案:
方案①: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系上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观察铁丝能否被引燃。现象:铁丝没有燃烧。
方案②: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系上一段镁带,点燃镁带,待镁带快燃尽时,插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观察铁丝能否被引燃。现象:铁丝没有燃烧。
实验评价:你认为方案________(填“①”或“②”)更为科学,理由是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4)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9-02更新 | 6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