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碳和碳的氧化物 >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 二氧化碳的制取 > 二氧化碳的检验、验满及净化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4 题号:21452163
随着我国“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城市垃圾的处理成为了一项重要工程。某校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组织下,带着极大的兴趣对垃圾的焚烧产物及宣传活动等展开了项目化学习。
【提出问题】垃圾焚烧产生的气体中是否含有SO2、CO、CO2?
【调查资料】①SO2能使红色的品红溶液褪色,常用于检验SO2
②紫红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与SO2反应而褪色,常用于除去SO2
③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进行实验】
(1)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垃圾焚烧产生的气体成分。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将除尘后的气体通入盛有少量品红溶液的试管中红色褪去________
②将除尘后的气体先通过图1装置后,再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含有CO2


【反思评价】
(2)步骤②中,气体先通过图1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
(3)步骤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小组同学通过一定手段,测得焚烧垃圾时间段内CO体积分数出现异常增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成果分享】
(5)同学们通过各种方式,学到了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分类管理知识。那么,废旧金属垃圾的处理方式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市面上有一种名为“炸包”的整蛊玩具,由于其能产生一定的“爆炸”效果,从而深得中小学生的喜爱。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对该玩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对“炸包”展开了项目式学习。
探究一:分析“炸包”爆炸的原因
(1)小组同学发现在“炸包”内隐藏着一个小塑料袋,用手捏破小塑料袋后,小塑料袋中的液体与“炸包”中的白色粉末接触,“炸包”会迅速膨胀,产生“爆炸”效果。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炸包”“爆炸”的原因可能是_____
探究二:测定“炸包”中小塑料袋内液体的酸碱性
(2)取少量小塑料袋内的液体于试管中,_____(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说明小塑料袋内的液体呈酸性。
探究三:探究“炸包”中白色固体的成分
(3)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推测该白色固体的成分可能是CaCO3、Na2CO3和NaHCO3中的一种,并设计了如下实验讲行验证:
【实验1】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适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_____白色固体中不含CaCO3
②取①中少许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_____有气泡产生白色固体中含有Na2CO3或NaHCO3中的一种
【实验2】同学们利用“炸包”内的白色固体又设计了如下实验进一步探究,图1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图2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由上述实验可得出“炸包”内的白色固体为碳酸氢钠,图1澄清石灰水所在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探究四:分析“炸包”选用碳酸氢钠的原因
【信息检索】
①钠盐与酸的反应速率比钙盐与酸的反应速率快;
②小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从相关厂家获知了部分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价格,如下表:
盐的种类Na2CO3CaCO3NaHCO3K2CO3Ca(HCO3)2
价格(元/吨)2200600170061003000
【交流讨论】
(4)从反应速率、原料成本等角度分析,“炸包”选用碳酸氢钠的原因是_____
(5)有同学了解到,“炸包玩具使用的酸为柠檬酸,柠檬酸是天然的防腐剂和食品添加剂。但部分“炸包”玩具厂家为了压低成本,使用了具有腐蚀性和能挥发出毒性气体的工业废酸,具有非常大的安全隐患。你对青少年及家长选购玩具时的建议是_____
2023-07-10更新 | 64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兴趣小组的化学探究浓硫酸与铁钉(碳素钢)反应后产生气体的成分。
【查阅资料】①Fe与浓H2SO4 反应,加热,有SO2生成 ,
②C与浓H2SO4 反应,加热,有CO2和SO2生成,
③SO2 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SO2可使口红溶液的红色褪去,而CO2不能。
⑤SO2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CO2不能。
⑥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NaOH和CaO
【实验探究】称取24.0克铁钉放入60.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甲同学通过实验测定并推知气体Y中SO2的体积分数为66.7%。同学们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有H2和Z气体,则Z气体可能是 _____ 。探究实验的主要装置如下图所示:

⑵装置A中试剂的作用是 _____
⑶为确认Z的存在,需将装置甲(如图所示)拉入上述装置(填编号) _____ 之间。装置甲中的液体名称是 _______

⑷在实验中,如果观察到装置D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且装置E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可确认Y中含有H2气体。
⑸如果需要测定限定体积气体Y中H2的含量,(H2约为0.01克)。除可用测量H2体积的方法外, 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用称量上图装置D装置E的质量变化的方法,通过计算并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___________
2016-11-28更新 | 1490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干燥的CO2,并对CO2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①装置B中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②装置C中试剂X应该选用_______(填字母)。
a.稀H2SO4 b.浓H2SO4 c.KOH溶液
(3)收集CO2并验满。将集满CO2的锥形瓶与盛有足量NaOH溶液的注射器和传感器密封连接,缓慢的将NaOH溶液注入到锥形瓶中,采集信息形成图像。见图。

①检验装置D中CO2已经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
②随着反应的进行,锥形瓶中压强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
③反应结束后锥形瓶中的压强保持在40kPa说明_______
(4)取2mL饱和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用4mL蒸馏水稀释,向其中缓慢通入足量CO2。测定反应体系的电导率变化如图所示。(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

【查阅资料】
材料一:溶液的导电力越强,溶液的电导率越大。
材料二:单位体积溶液中某离子的个数越多,则该离子的浓度越大,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相同浓度的不同离子导电能力不同。
材料三:Ca(OH)2溶于水能完全解离出Ca2+和OH-
CaCO3遇到溶有CO2的水时,能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Ca(HCO3)2,Ca(HCO3)2在水中能完全解离出Ca2+;。
①石灰水中通入CO2气体,溶液的电导率先逐渐降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②反应最终电导率的稳定值低于初始值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022-06-17更新 | 14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