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金属和金属矿物 > 金属的化学性质 >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2 题号:22038127
小明把过量锌粒加入有盐酸的试管中,发现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生气体的速度逐渐加快,一段时间后逐渐减慢,最后停止产生气体。在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也先随之升高,最后下降到室温。于是,小明设计实验来探究“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和同体积盐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测得实验数据如下:
某金属与同体积盐酸溶液反应实验数据表
实验编号盐酸溶液浓度反应开始时酸溶液的温度反应开始到2分钟产生的气体体积反应结束共产生气体体积
110%20℃19ml118ml
215%20℃28ml175ml
310%35℃72ml118ml
415%35℃103ml175ml

(1)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粒子表示锌与稀盐酸反应的实质___________
(2)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和同体积盐酸反应,影响金属和酸反应快慢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实验1和实验2进行对照实验,探究的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___________
(3)可以通过比较___________实验数据来确定金属和酸反应的快慢。
(4)根据其他测定方法,实验小组的同学绘制了锌粒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

时间0-t内,反应速率逐渐加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时间t以后,反应速率逐渐减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化学社团开展“研究钢铁防护的方法”的实践性作业。
【查阅资料】
钢铁膜化处理是钢铁防护的重要方法,其目的是在钢铁表面形成致密、均匀的保护膜。检验膜的抗腐蚀性能要做“滴铜实验”,即往钢铁表面滴加含硫酸铜的腐蚀剂,后钢铁表面才出现红色物质,表明抗腐蚀性能达标,且越迟出现红色物质的越好。
Ⅰ、验证膜的抗腐蚀性能
【实验1】将有膜化和未膜化的薄钢片分别进行滴铜实验,有膜化的薄钢片出现红色物质的时间明显推迟。
(1)出现红色物质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有膜化的薄钢片出现红色物质的时间明显推迟,其原因是______
Ⅱ、探究不同pH的膜化剂对膜层外观的影响
已知:时,膜化剂不稳定。
【实验2】膜化剂浓度相同时,将薄钢片放入、不同pH的膜化剂中浸泡,观察钢片表面形成的膜层外观。结果如下:
pH1.52.02.53.0
膜层外观易脱落粗糙致密、均匀致密、均匀
(3)根据实验结果,膜层外观符合要求的pH的范围为______
(4)反思上述活动,影响钢铁膜化处理效果的因素还有:______(写一条)。
2024-05-23更新 | 22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进行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时,观察到有红色固体出现,上层清液呈浅绿色。同学们对此异常现象进行如下探究。
【作出猜想】依据实验现象并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大家一致猜想用于实验的氧化铜不纯,其中一定混有铁。
【实验探究1】
(1)为了验证猜想,甲同学征求老师同意,重新取一份纯净的氧化铜,加入足量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进行实验。观察到___________的现象,说明纯净的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不会出现上述异常现象。对比分析,证明用于实验的氧化铜不纯混有铁。
(2)乙同学认为无需通过化学方法,只需进行操作___________,就能证明猜想正确。
(3)请你写出上述不纯的氧化铜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提出问题】老师肯定了同学们的猜想,并提出问题:混有铁的氧化铜粉末在与稀硫酸发生反应时,反应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
(4)同学们分析后认为该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三个反应:
①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
②铁与___________反应;
③生成红色固体的反应。
【实验探究2】老师提示大家,铁和氧化铜用量的差异及硫酸的质量分数对反应先后顺序都会产生影响,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设计下表所示的实验探究其中一个因素的影响:
实验物质X/g氧化铜/g9.8%稀硫酸/mL实验现象
I0.561.6n出现红色固体,无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上层清液呈蓝色
1.12m100出现红色固体,无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上层清液呈浅绿色
1.681.6100出现红色固体,待红色固体不再增加后产生大量气泡,充分反应后上层清液呈浅绿色
(5)上表中m=___________,n=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6)从上述实验可以得出,在硫酸足量且质量分数均为9.8%的情况下,反应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用①②③排序)。
【反思交流】
(7)①对比分析实验Ⅱ和Ⅲ,写出实验Ⅱ中无气泡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
②要验证探究实验中稀硫酸是否过量,可测定实验后液体的pH,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方法是在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试纸,___________
2023-04-03更新 | 33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M是生产、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张老师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M与铜、铝的活动性顺序,请你和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MSO4溶液是无色液体。
【提出问题】M、铜、铝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怎样的?
【猜想与假设】小玉的猜想是M>Al>Cu;小静的猜想是Al>M>Cu;你的猜想是_______
【设计与实验一】小影取长短、粗细相同的M丝、铜丝、铝丝和编号为①、②、③的3支试管,进行如下表的实验(试管中均盛有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稀盐酸)。
实验操作M丝插入试管①中铜丝插入试管②中铝丝插入试管③中实验结论
刚开始的现象有少量气泡产生无气泡无气泡M>Cu;M>Al
几分钟后的现象有少量气泡产生无气泡有大量气泡产生______
【交流与表达】同学们对同一实验得出两种不同结论的现象进行了讨论,明白了实验刚开始时试管③中无气泡产生的原因是铝丝表面的氧化膜与稀盐酸反应,因而无气泡产生。
【设计与实验二】为了进一步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取长短、粗细相同、打磨干净的M丝、铝丝及相关溶液,又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试管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交流与表达】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实验可以优化,去掉试管______(填试管编号)中的实验,也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释与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得出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拓展与延伸】实验结束,同学们积极性未减,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又做了下面的实验。向盛有Cu(NO3)2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银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无色滤液。请你帮助回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滤渣中一定不含锌,一定含有铜和银        
B.滤渣中含有两种或三种固体
C.滤液中一定含Zn(NO3)2,一定不含AgNO3
D.滤液中一定含Zn(NO3)2,可能含AgNO3和Cu(NO3)2
2023-03-17更新 | 1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