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生活中常见化合物 > 中和反应 > 中和反应原理 > 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微观本质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8 题号:22739230
实验小组对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进行研究。实验装置见图1。用恒压漏斗匀速滴加某溶液,过程中,溶液pH和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分别见图2和图3。

(1)将恒压漏斗中的溶液滴加到三颈烧瓶中的操作是______,恒压漏斗能匀速滴加溶液的原因是______
(2)溶液X是______,40s时溶液中质量分数最高的溶质是______
(3)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先升高后下降的原因是______

相似题推荐

【推荐1】如图所示,在6支试管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
(资料:KCl溶液、CaCl2溶液均显中性)

(1)作为对照试验的是试管 _____ (选填①~⑥编号)。
(2)试管②、⑤溶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溶液中溶质都含有 _____ 元素。
(3)试管⑥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 _____ (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碳酸钾属于 _____ (填物质类别),可做 _____ 肥使用,取该溶液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火焰呈 _____ 色。
(4)将试管⑤倒入试管④中,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充分反应后溶液呈现 _____
A 红色 B 紫色 C 蓝色
(5)实验后将试管①②⑥中的废液倒入大烧杯中,最终得到红色溶液,则大烧杯的废液中除了石蕊外,一定还含有 _____
2018-04-14更新 | 345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酸碱中和反应是初中阶段重要的一类反应,请你参与一起探究。
【实验1】从能量变化角度探究酸和碱的反应
某小组同学测量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观察到溶液温度升高,因此,得出两者能反应的结论。有同学认为此结论不够严谨,在密闭隔热容器中设计了以下实验:
①10mL一定浓度的盐酸与10mL蒸馏水混合,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②10mL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10mL蒸馏水混合,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③10mL一定浓度的盐酸与10mL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得3个实验中溶液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
(1)由图1可知,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时均______(填“放热”或“吸热”),但它们稀释时温度的变化量远______(填“大于”或“小于”)两溶液混合时温度的变化量,由此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
(2)从微观角度分析,此中和反应的温度变化主要是由于______(填离子符号),两种离子反应放出热量的缘故,由此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3)在10mL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密度为1.1g/mL)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密度为1.0g/mL)溶液的体积为______mL,就能使反应后溶液的pH等于7。(结果保留整数)

【实验2】从溶液电导率变化角度探究酸和碱的反应
小组同学根据图2进行相应实验操作,利用电导率传感器分别测定A试管和B试管反应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变化,结果如图3和图4,电导率的大小能反映离子浓度的大小。
(4)根据图3所示电导率变化,请写出对应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5)图4中电导率的变化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符号)。
2024-04-18更新 | 68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如图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该实验操作是将_______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所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曲线上B点所含的离子是_______(用符号表示)。
(4)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___
A 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B 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C 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 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
2020-06-18更新 | 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