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碳和碳的氧化物 >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 二氧化碳的制取 > 二氧化碳的检验、验满及净化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6 题号:22781580
化学兴趣小组应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对课本中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究。
(1)实验中,同学甲观察到试管中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石灰水______。由此他认为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

【提出问题】同学乙提出了质疑:上述现象不能肯定产物一定是铜,也可能含有氧化亚铜(Cu2O)。
【查阅资料】Cu2O,为+1价铜的氧化物,红色粉末状固体,不溶于水,遇酸发生反应:
(2)【设计实验】取反应后的固体粉末少许于试管中,_______(补充步骤及现象)。
【得出结论】产物中含有Cu2O。
【新的问题】Cu2O是如何产生的呢?
【原理探究】某大学课题组为化学兴趣小组提供了帮助:反应分两步进行:,可通过研究Cu2O的产率来探究碳与氧化铜的反应机理。
【实验数据】课题组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加热时间/min0.511.52345681012
Cu2O的产率/%19.723.824.321.719.215.410.76.93.21.70.8
产物性状红色夹大量黑色粉末红色夹少量黑色粉末红色粉末红色粉末红色粉末红色粉末红色粉末红色粉末红色粉末色粉末色粉末

(3)【交流讨论】由上表数据可知,Cu2O的产率随加热时间变化情况为_______
同学丙认为,老师在演示该实验时仅看到黑色粉末变红不能说明CuO被完全还原为Cu,原因是_______
(4)【实验改进】课题组建议老师做该实验时,采用带网罩的酒精灯加热以便缩短反应时间。网罩的作用是_______
2024·湖北宜昌·二模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化学兴趣小组课外实验时,取出镁条,发现久置的镁条有一层灰黑色 的“外衣”,他们把该镁条放入试管中,倒入一定浓度的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于是对 此气体成分进行了探究:
【猜想假设】猜想一:H2、CO2和水蒸气   猜想二:H2、CO2、水蒸气和 HCl气体
【设计实验】为检测产生的气体成分,同学们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每步气体产物均完全被吸收):

(1)①B 装置中出现白色沉淀,证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______     
②C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③甲同学观察到E 装置中无水CuSO4由白色变为蓝色,于是得出结论: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H2。乙同学对此提出质疑,理由______
④若颠倒 B 装置和C 装置的安装顺序,_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原因是______
近年来,自热食品种类繁多,外出旅行能方便快捷享用热的美食,很受年轻人的热棒。实验小组的同学买来一份自热食品进行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I、该食品发热包中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铝粉、碳酸钠;
Ⅱ、铝能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偏铝酸钠能溶于水。
【实验探究】 探究一:发热包的发热原理
(2)小组同学取出发热包,撕去塑料膜,放入适量凉水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固体迅速膨胀,同时还可观察到发热包内固体变硬结块,其可能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探究二:反应后混合物中的部分成分(见上图)
【实验分析】
(3)根据现象I 得出:滤液 A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______
(4)根据现象Ⅱ、Ⅲ分析得出;固体 B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③综合分析得出:现象Ⅲ中产生的气体,其成分的组成可能为______
【拓展提升】
(5)通过探究,大家进行反思总结,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能与水混合放出热量的物质均可做发热包的发热材料B.发热包应密封防潮保存
C.使用过程中应避免明火D.禁止用湿手接触发热包
7日内更新 | 60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请你参与其中。

【学习情景】打开汽水瓶盖时,有气泡冒出。同学们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如图1),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说明该气泡是二氧化碳。
【提出问题一】汽水中为什么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呢?
【作出猜想】汽水中溶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进行实验】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1/3体积的水(如图2),立即拧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得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结论。
【提出问题二】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是否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方案】取三朵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操作步骤一:给第一朵纸花喷水。
步骤二:将第二朵纸花直接放在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步骤三:将第三朵纸花喷上水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步骤四:将步骤三集气瓶中的纸花取出,用吹风机烘干
实验现象紫色纸花无变化紫色纸花无变化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_______
【实验结论】汽水为混合物,至少含有的三种物质是_______(填物质名称)。
2021-10-14更新 | 137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是我国政府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某小组对二氧化碳的来源、吸收、转化以及低碳措施产生兴趣,开启“低碳行动”项目化学习探究之旅。
任务一:探究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来源
【设计并进行实验】同学们用两个相同的塑料瓶分别收集空气和汽车尾气。设计如图1实验,放在阳光下照射,观察水柱的移动情况。

【实验现象】
(1)红墨水水柱向______边移动(选填“左”或“右”)。
【实验结论】汽车尾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说明汽车燃料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
任务二:实验室模拟吸收二氧化碳的原理
小组同学利用如图2装置测量了反应前后圆底烧瓶内压强的变化。
步骤1:某同学检验了图2装置的气密性,得到右侧图像,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步骤2:常温下,两瓶250mL的烧瓶内收集满气体,注射器内各装有50mL的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和饱和澄清石灰水,连接好装置和压强传感器。打开活塞1和活塞2,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液体全部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1,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观察传感器定量实时地传回烧瓶内气压变化形成的图像情况如图3所示。
(2)步骤1中该同学进行气密性检查的操作是:打开活塞1和活塞2,______(选填“推”或“拉”)注射器活塞一段距离后停止。
(3)图3中,表示注入的是饱和澄清石灰水的是曲线______(选填“Ⅰ”或“Ⅱ”)。
(4)图3中,AB段压强上升的原因是______
任务三:制定低碳行动方案
(5)通过该项目的探究,小组同学对低碳行动有了新的认识,请补充完整。
低碳途径低碳行动具体措施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请举出一种具体做法______(任写一条)。
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植树造林,利用绿色植物______作用吸收大气中的CO2
二氧化碳的转化和封存1.二氧化碳与氨气()在高温、高压下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2021年9月,中国科学家在淀粉人工合成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在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成功探索了二氧化碳转化的新方法。
3……
愉快的项目之旅结束了,同学们决定立刻行动起来,助力“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2024-05-30更新 | 8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