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生活中常见化合物 > 酸和碱 > 酸碱指示剂 >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0 题号:22897554
甲、乙两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中离子各三种。

【实验】
(1)小红同学测得甲厂溶液呈酸性且有硝酸根离子,则乙厂溶液中三种离子是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发现问题】
(2)小明同学发现,两厂排出的废水在c处有白色沉淀产生,取出c处溶液,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于是小组同学们展开了以下思考:则白色沉淀一定是_______(填化学式);c处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填离子符号);
【提出清想】小明同学对c溶液溶质成分提出以下猜想:
(3)猜想一:碳酸钠   硝酸钠        猜想二:碳酸钠   硝酸钠   __________
【设计实验】
(4)取c处溶液,先加入足量的稀硝酸,观察到有气泡冒出,再加入硝酸钡溶液,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则猜想二正确。加入足量稀硝酸的目的:___________(请你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
【实验反思】小刚同学认为c处溶液呈碱性,应该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至溶液呈中性再排放。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扎西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你_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扎西的观点;
(2)扎西对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固体生成物进行了如下的猜想:
猜想1:氧化镁:                                 猜想2:氮化镁
猜想3:碳酸镁             猜想4:氯化镁
次仁同学认为猜想4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
(3)扎西如图改进实验装置,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和碳酸镁都是白色固体,都不与水反应;
②氮化镁与水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玻璃管中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
②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①有气泡生成,闻到有刺激性气味;
_______
黄色固体是
【反思与交流】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若用镁代替红磷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偏_______(填“大”或“小”)。
2024-06-11更新 | 59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为探究其变质情况,小玥同学进行如图实验:
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CO2与CaCl2溶液不反应。

(1)请写出NaOH溶液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溶液a呈红色,不能说明NaOH溶液变质,理由是_______
(3)“现象”是________。说明NaOH溶液部分变质。
(4)NaOH溶液与CO2反应无明显现象,受到小玥思路的启发,小远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可立即证明NaOH溶液能与CO2反应。X溶液中含有的2种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2024-03-28更新 | 249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品牌制氧机中有一包白色颗粒和一包黑色粉末,白色颗粒成分为过碳酸钠(化学式为2Na2CO3·3H2O2,它是过氧化氢与碳酸钠的化合物,遇水后放出氧气),某小组设计实验探究其制氧原理。
【探究一】
(1)分别取等质量的白色颗粒和等体积的水加入a、b两支试管,再向b试管中加入黑色粉末,观察到a试管仅有少量气泡,b试管有大量气泡。

①黑色粉末起__________作用。
②欲使a试管产生气泡加快,可加入________(填序号)。
A CuSO4溶液       B.NaCl溶液 C.MnO2
【探究二】
(2)根据元素守恒,上述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可能为①只含NaOH;②只含Na2CO3;③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甲、乙两同学仅针对前三种可能性,分别设计实验1和实验2进行验证。
序号操作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1取b试管上层清液滴加过量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只含Na2CO3
实验2第一步:取b试管上层清液滴加过量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过滤
第二步:在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_____(填现象)
只含Na2CO3

【反思评价】
(3)丙同学认为实验1的结论不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
(4)结合实验现象,该制氧机的制氧原理有两步反应,写出第二步的化学方程式①2Na2CO3·3H2O22Na2CO3+3H2O2;②_______________
2023-05-09更新 | 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