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碳和碳的氧化物 >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 二氧化碳 > 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及实验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77 题号:4194848
实验与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和内容,李明看到家里多年未用的铜制火锅上有绿色的锈迹,他对绿色锈迹的成分和性质产生了浓厚兴趣。
【查阅资料】
①绿色锈迹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易分解;
②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
③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NaOH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固体和水;
④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碳粉不与稀硫酸反应也不溶解在稀硫酸中。
【发现问题】
查阅资料后,该同学将少量碱式碳酸铜放入试管中加热,发现试管中的固体由绿色变成黑色,同时试管壁上有无色液滴生成。
为了进一步确定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产物,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黑色固体成分。
【猜想与假设】该黑色固体可能是①碳粉;②____________;③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设计方案】请帮助该同学完成下述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与现象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②正确
探究二: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还会生成CO2和H2O.
【进行实验】选择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验证:

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
步骤二:点燃酒精灯,依次连接装置A→B→____________(填“C”,“D”);
步骤三:点燃酒精灯,观察到明显现象后,停止加热。
【解释与结论】
①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了CO2和H2O,写出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Cu2(OH)2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上述装置中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实验中发现各组石灰水混浊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于是设计实验探究影响石灰水混浊程度的因素。
【进行实验】装置图如下所示。

实验1:取饱和澄清石灰水进行实验。
实验序号1-11-21-31-4
饱和澄清石灰水体积/mL2.01.51.00.5
缓慢通入2L空气后的浑浊程度不明显明显非常明显明显
实验2:利用向饱和石灰水中添加蒸馏水来调节石灰水浓度进行实验。
实验序号2-12-22-32-4
饱和澄清石灰水体积/mL2.01.51.00.5
加入蒸馏水体积/mL00.5a1.5
缓慢通入3 L空气后的浑浊程度非常明显明显不明显无现象
【解释与结论】
(1)小试管中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实验1的目的是:探究在通入空气体积相同、石灰水浓度相同的条件下,______
(3)实验2中a的合理数据是________
(4)实验2的结论是________
【拓展延伸】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CaCO3+CO2+H2O=Ca(HCO3)2。于是他们又补充做了下列一组实验。
实验3:在一支盛有3mL澄清石灰中通缓慢通入CO2气体,记录不同时间后实验现象
实验序号3-13-23-33-43-5
缓慢通入CO2时间第10s第20s第25s第30s第40s
缓慢通入CO2后的浑浊程度稍浑浊浑浊最浑浊稍浑浊澄清
(5)由此可以推测出Ca(HCO3)2的一条物理性质是_______。Ca(HCO3)2______种元素组成。
2021-01-23更新 | 178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真题
【推荐2】MgO在医药建筑等行业应用广泛。硫酸镁和木炭高温煅烧的产物为MgO(固体)、SO2、CO2、CO、硫蒸气。
(1)工业上,SO2的任意排放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_____。化石燃料燃烧是产生SO2的主要原因,下列做法能减少SO2排放的是_____ (填字母)。
a开发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b向高空排放SO2
(2)在高温、催化剂条件下,CO和H2可化合成燃料甲醇(CH3OH),该反应中CO和H2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若CO和H2中混有H2S气体,H2S会与催化剂中的Cu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其中一种产物为CuS,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利用如图装置对硫酸镁和木炭进行高温煅烧,并对产生的四种气体进行分步吸收或收集。
已知:常温下,硫为固体;SO2、CO2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

①装置B、C中的溶液分别是__________。(填字母)
a NaOH溶液
b KMnO4溶液
②装置B、C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
③装置D的作用是_____
④若将装置A中的固体隔绝空气加热至500℃,就会变成蒸气,其中有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128的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
2019-06-27更新 | 529次组卷
【推荐3】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复分解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主题】水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查阅资料】
I、室温下,各物质的电导率数值如表(稀硫酸、Ba(OH)2溶液的浓度相同,设为c)。

物质

蒸馏水

稀硫酸

Ba(OH)2溶液

BaSO4悬浊液

电导率(μS/cm)

3

3921

3273

3

Ⅱ、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导电性越强,电导率越大。
Ⅲ、Ba(OH)2与NaOH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aCO3属于难溶物,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实验设计与操作】
实验一:NaOH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滴入几滴酚酞试剂,再逐滴滴入稀硫酸。测得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a点溶液显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从a点到b点溶液的导电性逐渐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
实验二:Ba(OH)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按如图所示装连接好仪器,在烧杯中加入浓度为c的Ba(OH)2溶液。开启磁力搅拌器,逐滴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硫酸,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曲线如图。
      
(4)实验开始前,测得Ba(OH)2溶液的电导率低于3273μS/cm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5)反应过程中,电导率最小值可能是______μS/cm。
【实验结论】
(6)结合已学知识可知,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参与反应的离子,结合生成了沉淀、气体或水,导致其浓度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023-07-19更新 | 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