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生活中常见化合物 > 酸和碱 > 酸碱指示剂 >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56 题号:6119350
老师表演了一个“滴水生火”的小魔术: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
小华同学对“脱脂棉为什么会燃烧”产生兴趣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物质燃烧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1)打开止水夹,推动注射器活塞,观察到烧瓶中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火烟,试管外壁发热。该现象说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生成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白烟会污染环境,此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小华为进一步探究过氧化钠的性质,从实验室中找到一瓶未盖瓶盖的过氧化钠,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足量水,未观察到气泡。他认变过氧化钠已经变质,请你和他一起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过氧化钠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还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变质后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NaOH猜想二:Na2CO3猜想三:NaOH和Na2CO猜想四:Na2O2、NaOH和Na2CO3
结合实验,你认为猜想_________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向试管中继续滴加过量的氨水化钡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______________猜想二成立
【拓展延伸】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也生成氧气,潜水艇中常利用该反应来提供氧气。请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化学创新小组的同学们对管道疏通剂产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疏通剂的成分、原理、废液成分等进行了探究实践活动。
Ⅰ.了解管道疏通剂的成分及原理
【查阅资料】
①有一种管道疏通剂,主要成分为铝粉和氢氧化钠粉末。其工作原理是2Al+2NaOH+2H2O=2NaAlO2+3X↑,利用铝和氢氧化钠遇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加快氢氧化钠对油脂和毛发等淤积物的腐蚀,同时产生气体增加管道内气压,利于疏通。
②NaAlO2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
【交流分享】同学们查阅资料后就以下两个问题进行了交流。
(1)从物质分类角度分析,管道疏通剂属于_______
(2)工作原理中,产生的气体X的化学式为_______
Ⅱ.模拟家庭下水管道,进行实验
【实验模拟】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玻璃弯管模拟家庭下水道,并将动物脂肪和毛发堵在弯管处,按照使用说明从左端管口加入管道疏通剂,并用胶塞堵住弯管左端上口。

【观察现象】
(3)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
Ⅲ.探究烧杯中的废液中是否还含有氢氧化钠
【设计方案】
(4)请完善下面表格。
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方案1取少量澄清废液于试管中,滴入_______溶液溶液变红废液中有氢氧化钠剩余
方案2取少量澄清废液于试管中,滴入_______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交流反思】
(5)小红同学对方案1的实验结论提出疑问,理由是________
(6)方案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拓展延伸】
(7)管道疏通剂中氢氧化钠过量,,可确保铝粉完全反应,并且过量的氢氧化钠对下水道有清污的作用。从安全角度考虑,使用管道疏通剂时应该注意_______
Ⅳ.测定管道疏通剂中铝的质量分数,所用装置如下图所示。

反应前总质量反应后总质量
360.12g359.82g
取样品10g,倒入容积为200mL的锥形瓶中,然后在分液漏斗中加入水,置于电子天平上测出反应前总质量。然后打开活塞,向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应,直到没有固体剩余,静置一段时间,测出反应后总质量。实验数据如.上表。
(8)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_______
(9)某同学将上述左边装置改为如图右边装置3,同样完成上述实验,测得结果更准确,右边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温馨提示: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吸水后变为蓝色)。
2024-05-29更新 | 123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我市九年级学生在4月份进行了实验操作考试,实验室的老师准备实验药品时发现一瓶氢氧化钠固体未盖瓶塞。对于该固体是否变质,老师让三位同学通过实验来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变质程度如何?
【猜想与假设】猜想Ⅰ;没有变质,全部是NaOH;
猜想Ⅱ:部分变质,固体是NaOH和Na2CO3
猜想Ⅲ:全部变质,全部是Na2CO3
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设计并进行实验】取一定量的固体溶于水配制成溶液,分成三份,三位同学按照自己的方案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小李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猜想Ⅰ成立
小王向第二份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猜想Ⅰ成立
小陈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________猜想Ⅲ成立
【分析讨论】
①小王和小陈认为碳酸钠溶液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因此小李的结论不正确。
②经过讨论他们认为通过小王的实验不能得出样品中一定不含Na2CO3,原因是_________
【得出结论】综合三位同学的实验操作和现象可以得出猜想_______成立;
【反思与拓展】
(1)大家一致认为实验室的NaOH必须_______保存。
(2)已知:①。如果向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有______种情况(不考虑CO2和H2CO3作溶质)。
2023-05-30更新 | 98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在探究性小组实验中,小勇同学取来一小块片状石灰石,放在酒精喷灯火焰上灼烧,维持红热状态3min~5min后,再冷却至室温。
⑴请你写出上述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⑵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明你对最后得到的产物的判断:
①有如下猜想:(A)产物中已经形成生灰石;(B)产物中仍然含有石灰石。你的猜想是:________ (填“A”或“B”)。
②验证步骤:取适量产物放入烧杯中,先加入足量蒸馏水并充分搅拌,然后再________ 看到________ 。
③结论:证明你的猜想(填“正确”或“错误”)________  。
④你验证猜想的依据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________       
2018-09-04更新 | 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