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 质量守恒定律 >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 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22 题号:4642824
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但从实验室拿出的镁条表面总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
【提出问题】这层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质呢?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的固体,遇水会变成蓝色。
【猜 想】猜想1:灰黑色物质可能是MgO猜想2:灰黑色物质可能是Mg2(OH)2CO3
猜想3:灰黑色物质可能是Mg(OH)2
上述猜想中,肯定不成立的是猜想1,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取灰黑色物质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
   
【问题讨论】
(1)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说明灰黑色物质加热分解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__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灰黑色固体加热产生了___________,所以猜想_________不成立。
(3)灰黑色物质加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推测:镁表面的灰黑色物质,是镁与空气中的O2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发生反应生成的,其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在一次化学实验中,小敏将碳酸氢钠溶液当成碳酸钠溶液滴入氯化钙溶液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且生成了白色沉淀,于是小敏和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意外现象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沉淀是什么?
【查阅资料】室温(20℃)时,碳酸氢钙的溶解度为16.6g。
【猜想与假设】
(1)猜想1:气体是二氧化碳,沉淀是碳酸氢钙。
猜想2:气体是二氧化碳,沉淀是碳酸钙。
猜想3:气体是二氧化碳,沉淀既有碳酸钙,又有碳酸氢钙。
小敏提出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硫,小组同学认为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
【设计并进行实验】
(2)完成下列表格
序号实验方案或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___________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碳
将①中烧杯内的混合物过滤,并将滤渣洗涤、干燥
产生的沉淀不是碳酸氢钙,而是碳酸钙,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室温下取10g②中滤渣放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静置___________
取②中滤渣于一支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有气泡产生

【实验结论】猜想2正确。
【交流与反思】小组同学向10mL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滴加10%的溶液,测得生成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

(3)从图像中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写一条)。
(4)向NaHCO3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时,有些同学只观察到溶液变浑浊,未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2024-05-16更新 | 38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钠是一种银白色金属,通常保存在煤油中,小艾同学好奇为什么不保存在水中,于是他将少量钠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观察到如下现象:钠快速的融化成小球的形状,浮在水面上,四处游动,有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Ⅰ: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氧气
猜想Ⅱ: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猜想Ⅲ:生成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1)大家一致认为猜想______不成立,其理由是______
【进行实验】
(2)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用排水法收集生成的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______猜想Ⅰ不成立
用试管收集生成的气体,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点火听到轻轻“噗”的声音______

【反思交流】
(3)钠能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的密度______(填“大”或“小”);钠与水反应,除了产生气体外,还有氢氧化钠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023-12-27更新 | 21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用图甲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他们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

【提出问题】暗红色的固体是什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条件,使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更明显?
【查阅资料】铜有+1和+2两种化合价,通常情况下,氧的化合价为﹣2,碳的化合价为+4或﹣4.
【猜想与假设】
(1)同学们认为这种暗红色固体可能是一种化合物,并猜测它的化学式为____
(2)同学们还认为,通过改变反应物的状态、质量比,以及反应装置,可以使该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减少出现暗红色固体的情况。
【分析与交流】
(1)小吴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进行实验.你认为这样建议的原理是____
(2)小周建议用图乙装置替代甲装置.与甲相比较,乙装置中将试管直立放置的作用是____
【实验与结论】
①同学们决定按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他们在检验了乙装置的气密性后,往试管中加入已干燥的药品并开始加热,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可以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
②不久,即可看到试管底部变红热,停止加热后,仍能看到红热现象,并沿试管底部自下而上蔓延,这个现象说明该反应是____(填“吸”或“放”)热反应。
③待反应结束,先将导气管从石灰水中取出,然后关闭止水夹,让产物自然冷却.若不关闭止水夹,可能出现的问题是____
④待产物冷却后,同学们终于找到了期待已久的紫红色铜珠,实验获得了圆满成功.
2021-12-16更新 | 1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